豫章论坛 牵紧重大项目建设“牛鼻子”

2025-05-09 05:08 阅读
江西日报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是城市能级跃升的“强引擎”,更是民生福祉改善的“硬支撑”。当前,南昌市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战略导向,将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实施省会引领战略的有力抓手,不仅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在实践层面印证了这一选择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重大项目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远不止于短期经济数据的增长。从宏观层面看,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升级项目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青云谱区交通路网的蝶变便是明证——洪腾高架、广州路下穿京九铁路隧道等工程贯通后,“四横六纵”路网体系彻底扭转了区域“铁工机”“青云堵”的历史困局,使老城区焕发新生。这种“大动脉”与“微循环”的同步优化,不仅释放了城市空间潜力,更让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2024年青云谱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5.3%、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稳居老城区首位,正是交通红利转化为经济活力的生动写照。

  从民生视角看,重大项目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南昌市连续四年将“畅通微循环”列入民生实事,2025年计划实施道路攻坚行动项目25个。道路攻坚项目让市民从“走得了”迈向“走得畅”,比如四季路、全顺街等支路的贯通,让市民缩短了通勤时间,提升了生活品质;赣江“两滩七湾”天然泳场建设,则通过生态修复与功能叠加,将亲水空间转化为“幸福空间”。这些项目直击民生痛点,用“家门口的关键小事”织就“城市发展的大事”,体现了发展温度与治理精度。

  在路径选择上,南昌市注重“硬支撑”与“软环境”双轮驱动。隆兴大桥(金山互通)建设现场假期不停工的火热场景,折射出“南昌速度”背后的制度保障——通过挂图作战、节点管控,项目桩基、箱梁预制等关键工序完成率超90%;而《畅通微循环道路攻坚计划》的精准施策,则体现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治理逻辑。这种效率与温度的平衡,让重大项目既成为经济引擎,又化身民心工程。

  更深层次而言,重大项目是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的催化剂。101汽车文化街区的转型,正是“老厂房”向“新经济”跃迁的典范。通过盘活工业遗产、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街区不仅成为消费新地标,更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零跑汽车单店今年预计销售超2000台的乐观,印证了重大项目对新兴产业的孵化能力。这种“空间重构+产业重生”的模式,为城市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试验田。

  南昌市“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战略选择,正是立足城市禀赋、把握发展规律的系统谋划。从顶层设计看,南昌市委主要负责人高频次调研项目一线,建立“项目为王”的推进机制,彰显了“以实干促发展”的鲜明导向。

  吴志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