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田陈氏:清代江西的书法家族——以陈希祖、陈孚恩为代表

2025-05-09 05:08 阅读
江西日报

  说起清代以来江西的书法家族,李瑞清所在的进贤杨溪李氏家族名声显赫。而鲜为人知的,还有一个黎川县中田乡的陈氏家族,他们以陈希祖、陈孚恩为代表,也颇具实力。

  有关学者统计,自清乾隆朝以来,中田陈家人才辈出,有“一门七进士、九乡榜”之说,先后诞生了陈道、陈守诚、陈守诒、陈守中、陈守训、陈观、陈有光、陈用光、陈吉冠、陈兰瑞、陈兰祥、陈学受、陈溥、陈希曾、陈希祖、陈延恩、陈孚恩、陈灨一、陈祖壬等杰出人物。其中,陈观任江宁布政使,陈希曾任工部侍郎,陈孚恩则有“五部尚书”之称。

  从陈道至陈祖壬这七代优秀人物中,以书法出名、能称得上书家称号并被列入清代《皇清书史》善书者名录的有7人,其中书法成就最高的当推陈希祖、陈孚恩。

  陈希祖(1767-1820,一作1765-1820)字敦一,又字稚孙,号玉香,更号玉方、玉芳。他官浙江道监察御史,为清代学者,也是乾隆晚期著名书法家。

  清代齐学裘《见闻随笔》说:“陈希祖书法远宗右军(王羲之)、鲁公(颜真卿),近法董思白(其昌),得晋人空圆之妙。国朝书家自张得天司寇(张照)、刘石庵相国(刘墉)而外,无有伦比。”这话就是说,除了张照和刘墉,当时其他人的书法水平都没法跟陈希祖相比。

  胡小石在《中国书学史》中说:“清代书风,一言以蔽之,受‘丑董’所被,上以康熙、乾隆二主皆好董书,下之名臣如王澍虚舟、张照得天、陈奕禧香泉、梁同书山舟、王文治梦楼,至乾道中陈希祖玉方,风气一变,能得董之丑貌,色笔兼之。”这里评价陈希祖在学董其昌的阵营中,属于独树一帜的人物。

  比陈希祖小8岁的包世臣,在陈希祖一件书法后题有长跋,说陈希祖是学董其昌一路的名宿,但由于他书法源头在颜真卿,因此其书法风姿上虽逊色于董但胜在气息朴茂、自成一格,不同于一般学董一路的书家,这比同时代人的境界更高。

  笔者曾过眼一件陈希祖所书条幅真迹,书法是学董其昌一路,内容则是论学书不能学碑拓,很有趣味:“虽右军书,一经入石,则初拓一纸,便不可学。此言非过甚。真迹神理,全凭柔翰活墨。初双钩,次毡蜡,刀笔划成,浓墨涂之,此中有何见解?况已经漫泐之阁帖,六朝初唐数十百家,同一笔耶。”

  强调“柔翰活墨”,真是一针见血,也印证陈希祖是帖学一路的忠实践行者。

  刘小晴在《中国书学技法评注》一书中援引陈希祖谈临书的一段妙语,可以让我们窥见陈希祖的学书经验:“学书不必展卷即临,须细玩之,渐得其一种秀气,则此帖全神在目。半月后临之,事半功倍矣。”

  陈希祖强调先读帖,半个月后再来临摹,并认为这种学习方式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这种实操层面的宝贵经验,或能给后人不小的启发。

  按包世臣以“佳下、佳上、逸品下、逸品上、能品下、能品上、妙品下、妙品上、神品”共九品来划分清代书法的档次,陈希祖行书与王铎草书、张照行书、翁方纲行书、王文治真书、刘墉行书等同列为“能品下”这个档位,属中上水准。陈希祖能与“清四家”同列一档,当今的知名度却只有极少的业内人士知晓,可见其书法水准独到之处,明显被今人忽略。

  当然,最能体现陈希祖书法价值的,莫过于国家文物局鉴定标准中有不准出境的相关规定:“1795年至1949年间著名书画家”“精品和各时期代表作品不准出境者”一栏中,陈希祖(玉方)名列193名书画家之中。

  陈希祖侄子陈孚恩(1802-1866),字子鹤,号少默,工部右侍郎陈希曾之子,清朝道光五年(1825)拔贡,官至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皇清书史》记录其“书法董文敏名重一时”。

  不仅如此,清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提到许乃普时,说许“时与祁寿藻、陈孚恩、赵光为四书家”。清窦镇《国朝书画家全录》提到祁寯藻时,也将祁与陈孚恩、许乃普、赵光合称为道、咸时期“四书家”。

  从陈孚恩存世的书法墨迹来看,其书法明显受董其昌书法的影响。较之董的侧锋取妍,陈的书法更加注重中锋运笔而表现得更为圆厚、劲挺,潇洒之中又有力道。王闿运很欣赏陈孚恩的书法,赞其“行草绝伦”。

  由于陈希祖、陈孚恩在当时书名就大,广受追捧,因而创作的作品和墨迹存世量也不小。江西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许多文博单位,以及上海朵云轩、上海文物商店等收藏机构都藏有他们的真迹。

  《皇清书史》中,除记载了陈希祖、陈孚恩之外,还有中田陈氏另外5位善书者,即陈吉冠、陈用光(希祖从父)、陈希曾(希祖弟)、陈延恩(希祖子)、陈学洪。一个小地方一个家族有7人被辑入《皇清书史》,这种现象在清代实为罕见。实际上,中田陈氏后人还有不少善书者。由于《皇清书史》的成书时间为1907年,此时陈灨一、陈祖壬分别不到15岁、16岁,未被纳入研究者视角。从他们所存翰墨来看,书法水平也是不低的。

  □ 陈米欧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