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致歉,我们如何追上创新的“大马力”

2025-05-09 06:53 阅读
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此前,小米SU7Ultra车主发现,更新车机版本后,1548匹马力被禁用。小米汽车深夜致歉,暂停更新并承诺解决问题。

超大马力可能威胁驾驶和道路安全,限制马力输出又要背负货不对板、违反契约精神的“骂名”,两难之间,企业难怪会进退失据。

能让用户以较低价格感受高品质汽车性能,确实了不起。但任何产品都需实现用户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绝大多数时候,企业为用户带来好产品好服务,就是在创造社会价值。但两者如有冲突,当然应优先考量更大范围的公共福祉,这是价值排序的必然选择,也彰显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回望工业社会一路走来,任何一项成熟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离不开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能够产业化,让大家用得起;二是不能对公共安全和秩序造成危害。今天,无人驾驶、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已取得相当突破,之所以还没广泛应用,不是因为太贵,就是因为安全性还无法全面保障。由此可见,创新贵在技术突破,但应用要谨防负外部性溢出。

创新落地的过程,本身就是“突破,被规范;再突破,再规范”的过程。当汽车被发明出来,全新的交通规则旋即应运而生;当互联网蓬勃兴起,虚拟空间的法律规范亦如约而至。新技术、新事物打开陌生领域、带来新的风险,或许棘手,但我们不必惊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问题,积极妥善应对,哪有驯服不了的“野马”,哪有吃不到嘴里的创新果实。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