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筑牢安全防线 于都县避险案例获赞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李赖华、李贡程、记者廖云萍报道:近日,应急管理部发布通报,对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在应对极端天气和森林火灾中成功避免人员伤亡的典型案例予以表扬。通报指出,于都县通过“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风险防控机制,在冰雹灾害、强对流天气及森林火险中实现精准应对,为全国基层应急管理提供了经验。
3月13日晚,赣州市于都县段屋乡胜利村遭遇冰雹和大风天气。村应急管理员曾宪彬在巡查中发现,一处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因积冰严重出现侧翻迹象,随时可能倒塌并危及3名居住人员。他立即上报乡政府,并通过现场图片和视频勘查与县应急管理局确认险情。乡党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将3名工人转移至安全住所,并在板房周边设置警戒带。20分钟后,板房轰然倒塌,但因转移及时,未造成任何伤亡。
同日晚,于都县梓山镇大陂村遭遇强对流天气。村应急管理员刘微巡查时发现,一处高压电线杆因强风断裂,网线杆倒伏横跨道路,存在触电和交通双重风险。他第一时间向镇政府报告,常务副镇长华峰要求其原地值守,防止村民靠近,并协调县供电公司紧急抢修。当晚10时,抢修队伍抵达现场,经过10小时连续作业恢复供电,避免了次生灾害发生。

3月20日,于都县发布森林火险五级预警。当晚7时15分,葛坳乡三溪村应急管理员彭人生通过“铁塔瞭望+无人机巡航”发现,独居老人罗东长家厨房冒出浓烟。该房屋紧邻山林,若火势蔓延可能引发森林大火。彭人生立即上报,村党支部书记肖三发带领半专业扑火队携带风力灭火机赶赴现场,同时联系乡镇消防站支援。在多方协作下,明火于1小时内被彻底扑灭,老人被安全转移,财产损失降至最低。

成功扑救厨房
下一步,于都县应急管理局将持续加强重点时段、关键时期灾害风险隐患巡查排查工作,并加强村民应急技能培训,营造群测群防良好氛围,构建“全民参与”的灾害防控网络。此次通报表扬不仅是对基层应急队伍的肯定,更为各地应对突发灾害提供了实践样本。于都县以实际行动证明,只有将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才能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