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了怎么办?别慌! 这份护理指南助你早日恢复笑容

2025-05-10 05:08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面瘫,医学上称为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都会带来诸多不便和压力。不过,只要正确认识并积极护理,面瘫有望早日康复。

  一、中医认识中的面瘫

  在中医里,面瘫大多是因为正气缺乏,脉络处于空虚状态,体表的卫气不能稳固地保卫身体,风邪因此趁机侵入人体面部经络而导致的。风邪侵入后,气血运行痹阻,面部经络得不到气血的濡养,进而造成肌肉松弛,不能正常收缩,引发面瘫。

  其中,风邪阻络是致病原因之一,即风邪乘虚进入面部经络,使得气血痹阻,经筋的功能失调,筋肉失去约束,引发面瘫。而且风邪入侵的时候,患者常常出现夹寒、夹热、夹痰等不同情况。另外,当患病时间较长时,气血不足也会导致经络不能充盈,面部的筋肉失去正常功能。

  二、护理指南

  饮食调养。中医秉持辨证施食的理念,因此面瘫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容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患者的面瘫是由外感风邪引起时,可饮用姜糖苏叶饮,其制作方法是取紫苏叶3~6克、生姜3克、红糖15克,用沸水浸泡5~10分钟。这种饮品具有疏风散寒、畅经解表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邪所引发的各种症状。大枣粳米粥也适合部分面瘫患者。用大枣3克、粳米1克,再加入适量的冰糖,煮到熟烂成粥,能够补气养血,对于存在气虚导致的口眼歪斜、气短乏力等症状的患者较为适用。面瘫患者还应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例如菠菜、胡萝卜、苹果等,因为维生素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于口部肌肉功能失调的患者来说,需要改变饮食的方法,例如采用吸管吸食液体、进食软质食物并且细嚼慢咽。患者需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以及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

  面部护理。睡前可以使用温度在50℃~60℃的热毛巾温敷病侧眼睑部。如果排除了面部损伤等病因,可以加强面肌的运动。比如协助患者从病侧的口角向上方用掌根以螺旋式按摩面部。同时,配合医生进行康复运动,医生可鼓励患者多锻炼病侧的面肌,并且加强表情肌的运动,如多做睁眼、开口笑、撅嘴唇、鼓腮、吹口哨等动作,这些都是较好的锻炼方式。

  生活起居。家属有责任为患者提供温暖且适宜的居住环境。患者自身要注意休息,确保有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在睡觉时戴上眼罩,这样可以保护眼睛在夜间免受持续的刺激,并且记得关闭窗户,防止面部受凉。患者应该适度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散步、打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在外出锻炼的时候,要注意面部保暖和眼部保护,可以戴上合适的面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用温热的毛巾敷面部,并且多尝试做一些面部动作,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对于那些不能闭眼或者闭眼不全的患者,白天出门时戴上眼镜或者护目镜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助于防止阳光刺激以及风沙的直接侵害或者划伤。另外,面瘫患者应注意保持适宜的生活环境,避免风寒侵袭。在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应适当增减衣物,注意保暖。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然恢复。生活起居是中医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有助于患者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三、中医特色疗法辅助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面瘫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针刺面部及身体其他相关穴位,调节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扶正祛邪。针灸治疗一般由专业的针灸医生进行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手法。

  按摩康复治疗。患者同样取舒适仰卧位或坐位。局部取穴为风池、完骨、阳白、鱼腰等,远端取穴包括合谷、后溪、足三里等,耳鸣加听会、听宫、外关等,失眠加神门。

  面瘫虽然是一种突发的疾病,但只要及时治疗并配合科学的护理,大多数患者都能够恢复正常的面部功能。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可以使用针灸、推拿等手法并结合全面的护理措施,逐步打开康复之门,让患者重新绽放灿烂的笑容。

  冯月凤 桂平市中医医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