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案同调破僵局 司法纾困促共赢——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调解机制助力企业解困前行

2025-05-10 05:08 阅读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何宇光、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兰春报道:此前,井冈山某酒店因经营不善陷入困境,与7家供货商户因货款纠纷矛盾激化。酒店方质疑采购环节存在员工与供应商恶意串通、虚标高价的行为,拒绝支付456万元货款及利息。商户因酒店长期拖欠货款导致资金链断裂,遂诉至法院,双方关系剑拔弩张。

  穿透式调研寻出路:司法智慧破“两难”

  该案一审判决后,酒店上诉至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官收案后深入一线,实地走访酒店与商户,发现关键症结:近年来景区游客量骤减,酒店入住率持续低迷,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其仅有的资产已抵押给银行,名下再无其他可供偿债资产;7家商户因酒店长期拖欠大额货款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被迫通过银行贷款维持经营,既要应对客源减少的经营压力,又要承担每月贷款利息,经营压力巨大。

  承办法官敏锐意识到,若简单作出判决,必将导致企业破产、债权落空,唯有通过调解方能化干戈为玉帛,实现“放水养鱼”的长效共赢局面。

  多案联调促新生:柔性司法促共赢

  为实质性化解纠纷,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权益,避免出现“双输”局面,二审承办法官锚定“一揽子化解”目标,随即对7起案件一并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前,法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首先,前往酒店核查近3年审计报告、银行流水及采购合同,详细了解酒店经营状况,包括每月营收、盈利、资产、应收账款及对外负债等情况;其次,请当地物价部门对争议商品进行区域价格核验,并走访多家供货商户,了解当地物价水平及市场行情;最后,联动当地商务、文旅等部门测算酒店相关收益情况。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法官组织各方进行面对面调解。

  调解初期,各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进展缓慢。面对僵局,承办法官耐心释法明理:“你们曾是长期合作伙伴,应当明白和气生财的道理。当前困境主要是外部环境所致,并非某一方失信所致。只要相互理解、增强信任,定能共渡难关。”这番话有效缓解了紧张气氛。

  经法官劝导,各方同意各退一步。法官适时提出“信用修复+分期偿付+利息豁免”的解决方案。酒店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积极向母公司汇报,争取资金支持,尽快清偿债务。”7家商户回应:“若酒店确有诚意,我们同意债务总额八折后,对方按月支付10%。”最终双方达成和解,七案圆满调解,既为企业赢得发展空间,也保障了商户权益。

  法治护航显担当:助企纾困优环境

  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穿透式”调研与“靶向式”调解,将司法刚性力度与柔性温度深度融合,成功化解七起积案,助力企业轻装上阵、重焕生机。酒店负责人感慨道:“法院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我们定不负信任!”商户也表示:“调解保住了合作希望,真正实现了共赢。”该案成为司法护航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生动诠释了人民法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司法理念。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