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师基层行|“冷”赛道的“热”突围

2025-05-10 07:28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别看它‘身形’小,电池容量却比全球头部企业同类型产品高出一倍多,一枚售价2美元。”近日,在宜春市袁州区机电产业园,江西经钛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经钛)全自动化生产线上,一枚直径仅3毫米、高7毫米的钛酸锂电池,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该公司总经理曾雪文介绍,这款SVT0307电池历时8个月研发成功,今年3月刚投产就接到深圳一家企业的百万级订单。

  江西经钛成立于2023年,是国内少数具备微小型钛酸锂电池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其产品具有高安全性、高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主要应用于智能烤箱蓝牙测温针、蓝牙耳道温度计等物联网感知器的供电环节。

  据了解,钛酸锂电池曾因能量密度较低、成本较高,一度在市场遇冷。曾雪文告诉记者,江西经钛之所以瞄准这一冷门赛道,是因为看到了微小型钛酸锂电池在物联网领域的广阔前景。他表示:“物联网感知器对供电部件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极高,微小型钛酸锂电池性能优势显著。它在钢钉穿刺的情况下,仍可完成300次以上的充放电循环;遭遇外力砸碎也不会起火爆炸;充放电循环寿命可达2万次,远超其他锂电池。随着我国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微小型钛酸锂电池产业将大有可为。”

  作为一家初创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开辟产业新蓝海,并非易事。突破耐高温技术瓶颈成为该公司面临的首要挑战。公司总工程师尹怡介绍,过去,国内钛酸锂电池的最高耐受温度为70℃,尽管经过多年研发提高至90℃,但仍难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与国外竞争产品也存在差距。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该公司研发团队多次走访上下游龙头企业,向行业专家虚心求教,对各类原材料进行数百次试验,并与宜春学院就“耐高低温工作环境电容式钛酸锂电池研发项目”开展产学研合作。

  经过一年多的持续攻坚,2024年8月,江西经钛将微小型钛酸锂电池的耐高温性能提高到110℃,并实现量产。“目前,公司已开发40余种型号产品,支持定制化生产,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尹怡介绍,凭借技术优势,公司已与国内外多家企业签订合同,月订单量持续攀升。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技术突破到市场拓展,江西经钛的发展轨迹,正是我省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面对未来,曾雪文信心满满:“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更多关键技术,让江西经钛成为物联网领域微小型钛酸锂电池的标杆品牌。”

  陈旻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颖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