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13”管理制度拧紧企业安全生产“责任阀” 宜春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2025-05-10 05:08 阅读
江西日报

  “必须严格控制用量,消除静电是重中之重,操作时不能误按启动开关……”

  4月28日,万载鑫达花炮有限公司的一生产车间内,工人们齐聚一堂,由车间主任主讲的3分钟岗前安全短课正在进行中。

  短课结束后,工人们回到各自岗位,有条不紊地开始一天的作业。“我们行业很特殊,生产过程中若有违规违章操作,易引发燃烧爆炸等严重后果。”在该公司安全保障部部长李尤荣看来,这3分钟尤为重要。

  其实,除安全生产风险,该公司也面临管理难题。“我们公司规模大、员工多,2023年实行股权重组,各类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上相对比较困难。”该公司副总经理高申兰表示,是“313”管理制度帮助企业走出管理困境。

  高申兰所说的“313”管理制度,是近年来宜春市应急管理局大力推行以“日警示、周点评、月调度”为特色的创新模式,推动企业每天每班岗前开展3分钟以上岗前警示教育,每周进行10分钟以上安全管理职责落实情况点评,每月组织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进行30分钟以上安全生产调度。

  高申兰表示,在持续的每日岗前警示、每周职责点评、每月生产调度下,企业职工的工作作风有了较大转变。

  而同样的“313”管理制度,在江西睿锋环保有限公司有着不一样的落点。“我们根据公司实际,将每周10分钟的安全管理职责落实情况点评,转化成每周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各车间负责人、专业技术骨干等发挥个人特长,结合各岗位风险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有效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处置能力。”江西睿锋环保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傅浪说。

  “员工安全意识增强了,安全操作技能水平提升了。”该公司萃取车间班组长张胜良很有感触地说,班组安全生产行为习惯越来越规范,大家对重点风险岗位安全知识也了然于胸。

  宜春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袁常青表示,推行“313”管理制度,是为积极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不断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水平。

  据悉,自2024年10月宜春市推动企业建立落实“313”管理制度以来,该市安全生产形势得到显著改善,重点岗位员工工伤率下降12%,违规操作等行为发生率下降46%,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大幅提升。

  江西日报 付睿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