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医药文化玩起了“跨界”

2025-05-10 08:12 阅读
当代江西

中医药文化正在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作者 | 陈晗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间,2025樟树市中医药文化夜市在三皇里旅游休闲街区盛大举行。千年药香邂逅现代夜市的璀璨灯火,这场沉浸式中医药文化体验,让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数据显示,5月1日—2日,该街区2天近10万人次涌入,消费额超200万元。这座有着“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美誉的中国药都,以一场穿越千年的中医药文化盛宴,通过跨界融合新玩法,向世人展示其历久弥新的魅力。

 

让中医药文化更有烟火味

 

夜幕降临,樟树市三皇里旅游休闲街区,青石巷弄里的灯笼次第亮起,空气中飘散着草药的清香与美食的烟火气。
在药膳摊位前,现场制作药膳飘来的阵阵香气吸引着游客们排队品尝。药膳师傅一边烹制鸡内金清汤,一边讲解樟树清汤的由来。

樟树清汤,又名包面,樟树原名清江,故有清江包面之称,明清时期已有,是樟树当地一道久享盛名的小吃。其皮薄如竹膜,以新鲜猪肉、鸡内金为馅,萝卜干、陈皮粉、胡椒粉等为调料,风味独特。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径樟树,在药码头闻得阵阵香味,问随从“何物也”,随从打听回禀“清江包面”。乾隆随即在一张小桌子旁坐下来,要了一碗品尝,其味鲜香、微辣,乾隆皇帝越吃越有味,额头沁出了汗珠,旅途疲劳一扫而空,禁不住拍案而起,说道:“清江包面,奇食也!”
樟树市是“中国药都”,从东汉道学家葛玄在樟树阁皂山采药炼丹开始,就形成了药食两用的概念。经过历代中医师的不断探索,药都药膳逐渐发展成集中医学、中药学、营养学、烹饪学于一体,极具地方特色的养生美食。
用川贝母加冰糖炖雪梨治咳嗽气喘;用豆豉、葱头、生姜制作椒葱汤面治风寒感冒;用生大蒜治肠道痢疾;用干姜、陈皮烧狗肉治疗虚症等等。樟树人深谙其道,代代相传,历经1800余年浸润,中医药文化早已融入城市的每一寸肌理。
每年四五月,正值枳壳、黄栀子鲜花盛开的时节,枳实(枳壳的幼果)、栀子花等陆续上市,这些原本只作为药材的果实、花朵,却成了樟树人钟爱的美食。家家户户的下饭菜总少不了凉拌枳实,哪家餐馆要是吃不到韭菜炒栀子花,那肯定不是一家成功的樟树小炒店。
养生小龙虾、黄芪水饺、艾草面条、枸杞冰激凌、铁棍山药咖啡、陈皮美式……在樟树,中医药与美食的碰撞,总能让你欣喜不已。中医药文化的生命力既在典籍里,更在人间烟火中。当历史底蕴化作可感的体验,千年药都正以“守正创新”的姿态,让中医药文化成为属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让中医药文化更加时尚化

中药香囊、中药扎染、古法药皂……夜市上,文创摊位前围满了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他们兴致勃勃地挑选着各类中医药文创产品。
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这些古老的养生功法,既酷又养生,更是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当中医药变成手中的香囊、杯中的茶饮、镜头里的风景,千年智慧便有了触手可及的温度。在樟树,传统的中医药正在变得“潮”起来。
樟树立足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加快药文旅跨界融合,探索“中医药+会展”“中医药+康养”“中医药+研学”等新场景、新业态,中医药文旅消费正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岐黄小镇中国药都中医药博物馆,800余件中医药老物件,囊括老药店招牌、称量工具、药王雕像、药碾、炮制工具等,是见证中医药历史发展的宝贵财富。同时展出的,还有2000余个中药材标本,包含很多“新、奇、特、珍”中药材,极具科普性、观赏性。通过各种声光电技术和数字化互动方式的展览展示,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每年5月中下旬,在樟树义成镇罗港村黄栀子种植基地,总能看到洁白的栀子花陆续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当地顺势举办了栀子花文化节,开展栀子花采摘比赛、栀子花茶、栀子花美食品鉴等活动,热闹非凡。
如今,义成黄栀子、洲上樟头红陈皮、吴城枳壳等药材种植基地,每到花期,总能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前去赏花。种的是药材,更是一道装点乡村大地的独特风景。

探药源、观药景、逛药市、品药膳……樟树致力打造更加多元时尚的中医药文化消费场景,以体验式、场景化、年轻化的形式,让市民游客在逛、吃、玩中,感受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让中医药文化更具科技范

夜市上,古香今韵香疗产品、本草天工保健胶囊、青钱柳桑叶茶等健康产品琳琅满目,市民现场体验精油凝胶、手工皂制作,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跨界融合、活力满满。
如今,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正是看中这一点,樟树市江枳壳公司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提取出高纯度、高品质的枳壳精油,不仅保留了枳壳独特的香气,还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可广泛应用于香薰、护肤品等领域,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除此之外,中医药的科技创新还被广泛运用于中医AI诊疗。
在中国药都中医药博物馆体验区内,游客只需站在AI诊疗设备,根据提示填写相关问答,设备将识别脸色、舌苔等情况,迅速生成一份详细的健康报告。报告不仅能指出潜在的健康问题,还会依据中医辩证理论,给出个性化的中医药调理建议,如推荐适合的药膳、茶饮,以及日常养生功法。

为方便群众看中医、放心用好药,作为樟树市第一家中药配方颗粒制剂研发生产企业,纳弗堂采用先进的超微粉碎、浓缩干燥等技术,提取中药材有效成分,将中药饮片变成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配方颗粒突破了传统技法,不用煎煮,具有方便携带、易于服用、质量稳定等特点。

过去苦口难咽的中药,经过改良后反倒多了一些回甘,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目前,纳弗堂中药配方颗粒备案品种已有553个。通过科技赋能,樟树让中医药文化在产品研发、生产工艺、消费体验等多个层面实现了创新升级。

当游人将绣满吉祥纹样的中药香囊收入行囊,唇齿间还萦绕着姜枣米糊的醇厚甜香,漫步于青石板古街时,他们带走的不只是一份纪念品,更是一段关于千年药都的文化记忆。
而这,正是文旅融合最诗意的注脚——让厚重的历史走进鲜活的现实,让古老的传统对话崭新的未来,于市井烟火的氤氲中,勾勒出文化传承的万千气象。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