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入药 林地生金——进贤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透视

2025-05-12 04:57 阅读
江西日报

  近日,记者来到进贤县香炉峰林场观花岭分场半夏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大片高高的树林下,半夏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林间,林农们有的弯腰除草,有的打药除虫,有的正在维修沟渠,动作娴熟,现场有条不紊。

  “半夏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又喜欢阴凉,适合在林下套种。”观花岭分场半夏种植基地负责人王争政告诉记者,2023年,香炉峰林场探索建设林下半夏中药材种植基地,套种了120亩半夏,2024年新增种植面积160亩。

  “你看,这是去年播的半夏种子,等到今年采收后,新的种子会自然抖落掉入泥土里,不需要人工播种就可以继续出苗。”王争政用手轻轻拨开土层,饱满的半夏种子呈现在记者眼前。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当前长势,预计可以实现亩产新鲜半夏200公斤,每亩纯收入6000元以上,林场总收入168万元。同时,套种半夏能有效促进林木生长,年均碳汇效益达1.68万元。”

  行走在林场,记者看到半夏苗旁还种植了许多小树苗。王争政介绍,基地采用生态理念发展林下经济,地上种半夏,并套种中药材杜仲。现在杜仲树苗有1米多高,几年后可以将部分树皮剥下来做药材。

  交谈间,林场退休职工夏海波走过来,手上提着半袋金银花,散发出一阵幽香。“我原来是林场的农业技术员,这两年林场套种中药材,我也在自家田地里种了2亩,增加家庭收入。”

  在当地,受益的群众还有不少。正在除草的林农车桂红已成为半夏种植的技术骨干,从整地到起垄、从管理到采收,他样样精通。见记者一行走来,他停下手上的活,擦了一把汗说道:“自半夏种植基地建立以来,林场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带动周边群众增收。我在这里干活,每天有100元的收入。”

  这么多中药材可以在林下套种,为什么进贤选择半夏?进贤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小清介绍,一方面,半夏市场需求量大。2024年中药材蓝皮书披露,我国半夏年需求量突破3.5万吨,而优质的野生半夏仅占流通量的12%,具有稀缺性。另一方面,观花岭分场种植半夏具有独特优势。这里临近军山湖,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得益于土壤、光照和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种植的半夏粒多、发芽率高、适应性强、产量高。经相关部门检测,当地种植的半夏有效成分含量高于药典标准近一倍。

  种了这么多中药材,销路好不好?

  “我们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2023年年初,我们帮助林场与具有‘中国半夏之乡’称谓的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有关单位签订了长期购销协议,初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产业化经营模式,林场和周边农户的产品销路都不愁。”马小清说,“前些年,我们主要是保护林地,林场一直处于沉睡状态。近年来,我们以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套种半夏和杜仲,为林场探索出一条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径。”

  产业发展的背后,是进贤县林业的绿色转型谋划。近年来,该县针对生态价值转化难、变现难等问题,利用林下空间,大力推广林菌、林药、林禽等林下经济,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形成“国有林场+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发展模式,增强了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内生动力,激活了林区,带富了林农,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治理优的有机统一。

  “青山入药,林地生金。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着力推进森林质量提升、林业产业发展。”马小清说。

  本报全媒体记者 林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