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物业”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萍乡以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2025-05-12 04:57 阅读
江西日报

  暮色四合,萍乡经开区南剑小区的“业主议事会”在暖黄灯光下拉开了帷幕。社区干部、物业代表与居民们围坐共议,将小区治理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清单”。这一场景,既是萍乡市创新打造“红色物业”的生动缩影,更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写照。

  近年来,萍乡市以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在576个住宅小区织就物业服务全覆盖网络。通过构建“共建组织、共解难题、共治纠纷、共享发展”四项机制,推动有物业小区服务提质,无物业老旧小区管理增效,其中湘东区“共享物业”模式被评选为全国社区党建创新最佳案例。

  党建引领:“红色支点”撬动民生“关键小事”

  走进南剑小区,“党建引领促发展,红色物业聚民心”的金色标语格外醒目。老年活动室内,退休居民在物业公司党支部组织的书法比赛中挥毫,墨香与欢笑声交织,勾勒出党群共融的动人景象。

  “党支部成立前,物业与居民因沟通壁垒积累诸多矛盾。”江西银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萍乡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王亮介绍,如今依托党建联建和联席会议能够及时了解、帮助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小区物业费收缴率从70%提高至92%,这一数据跃升的背后,是居民幸福感的切实提升。

  依托高质量物业管理助力基层治理,萍乡的探索始于破解“两难”:专业化物业小区存在服务与需求“错位”,而开放式、无物业小区长期处于管理真空。“破题关键在于筑牢‘红色堡垒’。”萍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李琦直言。

  近年来,萍乡市积极探索党建赋能物业治理新路径,大力布局“红色物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立行业综合党委,市物业企业协会组建党总支,物业企业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或派驻党建指导员实现党组织全覆盖。“通过抓实基层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为精准解决民生问题奠定了组织基础。”李琦说。

  “反映的问题都能得到迅速解决,物业服务工作也越来越贴心。”安源区居民肖阿姨笑着称赞,“红色物业”实施后,自家小区不仅解决了停车难、路灯故障等“微”难题,更针对“一老一小”建成养老食堂、老年活动室、宝宝屋等场所设施。如今,“亲邻·红管家”“屋场贴心会”“业主议事会”等党建联建机制已成为小区治理标配,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企业党员负责人兼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定期协商解决居民关切,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共享共治:老旧小区的“逆生长”密码

  湘东区峡山口街道团和社区曾经是典型的无人管小区:车辆乱停乱放、绿化带杂草丛生、“飞线充电”现象严重。如今,智能门禁系统守护小区安全,新划的停车位整齐有序,“红马甲”穿梭在绿植间修剪枝丫。居民汤小琴站在焕然一新的社区广场上感叹:“‘共享物业’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所谓“共享”,核心是党建引领下的资源整合。湘东区构建“社区党组织+居民自治+政府兜底”模式,引入专业物业公司输出管理经验,同时激活群众力量——维修工、裁缝、摄影师等组成“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提供20余项便民服务。年逾八旬的老党员陈德钧背着相机走家串户,为老人免费拍照,这一举动如星火燎原,带动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现在居民有事线上点单,管家线下接单,积分还能兑换日用品。”湘东区住房保障中心主任陈宝林介绍,“服务—积分—激励”的良性循环,让小区治理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目前该区“红色管家”队伍已壮大至300余人,服务范围覆盖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工程维修等民生领域。

  陈宝林介绍,通过基层行业党支部引导专业力量参与“共享物业”建设,让辖区内2万余户无物业小区居民享受到贴心服务。此外,市物业企业协会党总支定期开展家电维修、健康义诊等主题党日活动,把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为老旧小区“逆生长”注入红色动能。

  湘东区的“共享物业”模式,为萍乡市“红色物业”助力基层治理提供了样本。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市推广,各县区纷纷以湘东经验为基石,融入本地特色,进一步织密基层治理网络,在党建引领下,凝聚起社区、物业、居民多方合力,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纠纷化解: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

  2025年元旦刚过,安源区中央半岛小区的物业费纠纷在市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迎来转机。党员调解员彭维云在业主和物业之间调解纠纷,用行业规范解读服务合同,以邻里温情化解积怨,最终促成和解:业主补缴物业费,物业承诺修缮设施。这正是“党建引领+行业调解+法院指导+司法确认”机制的生动实践。

  曾几何时,物业纠纷是萍乡基层治理的痛点。2024年11月,该市住建部门联合法院设立“法之道”诉调对接服务站,专门处理与物业相关的矛盾纠纷,由物业行业党员、党员律师等组成调解团队,法院同步提供司法指导。数据显示,服务站运行近半年来,开展物业纠纷调解189件。“调解员既是‘裁判员’,更是‘和事佬’。”安源区人民法院法官陶覃婧表示,他们熟悉行业规则,又能共情居民诉求,让纠纷调解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如今的萍乡,物业纠纷调解室成了小区矛盾的“解压阀”。在调解现场,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党员调解员翻开“问题清单”,逐条对照物业服务标准,用拉家常的方式打开当事人心结。这种“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方式,让物业与居民关系更加和谐,更让基层治理充满温情。

  从党建引领的组织赋能,到共享共治的资源整合,再到纠纷化解的机制创新,“红色物业”正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篇章,让萍乡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记昌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