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县:以“无废细胞”培育全域绿色发展新动能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近年来,芦溪县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聚焦固体废物综合治理,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创新探索“无废细胞”创建路径,全力构建“全域无废、生态共美”的发展格局,为美丽芦溪建设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
创建“无废工厂”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针对县域电瓷、建材等主导产业,推广智能化生产线与清洁能源技术,设立“绿色技改专项基金”,对单位产品能耗低于行业标准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激发企业技改动力。建立全县统一的工业固废回收体系,对不合格产品及废玻璃、废瓷等进行集中粉碎处理,实现100%回收利用。鼓励企业创新再利用技术,如将粉尘、废瓷等重新投入生产环节,减少二次污染。设立高强电瓷、泉新电气等多个“无废工厂”企业示范点,带动全县企业提升固废管理水平。
创建“无废乡村” 打造生态共治样板
深化“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以自然村为单位设立“环保先锋岗”,推广“三色桶”分类法,试点建设村级分拣中心、“垃圾银行”,对塑料瓶、玻璃等可回收物实行有偿回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无废课堂”“旧物改造工坊”等主题活动,培育村民环保意识。推动农业秸秆多元利用,建立“政策补贴+技术推广”机制,推广秸秆还田、饲料化、基料化利用,开展靶向培训提升农户参与积极性,形成秸秆“变废为宝”的多元利用体系。
创建“无废医院” 强化医疗废物管理
依托江西省危险废物监管平台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台账,实现医废产生、转运、处置全过程数据化监控,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全县医疗废物实行48小时内集中转运至指定机构处置,2024年累计安全处置医疗废物106.09吨,处置率100%,实现“应收尽收、应处尽处”。定期组织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废物泄漏及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响应、有效处置,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创建“无废矿山” 推动生态修复与产业转型
针对煤矿开采遗留的固体废物,联合相关部门排查12处废弃矿山遗留固废堆场,整治固废216.45万立方米,减少镉等重金属3.15吨,绿化矿区200余公顷,保护下游农田4.47万亩。对受污染的土地采取污染控制和风险管控措施,防止矿区废渣对农田及水源造成二次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创新实施“生态+”模式,在源南乡思古塘矿区打造脐橙产业基地,将废弃矿山转变为生态农业示范区,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推动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
下一步,芦溪县将继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以创建更多“无废细胞”为突破口,完善固体废物管理体系,推动“无废”理念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延伸,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