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县:念好“管、治、防”三字经 筑牢总磷污染防线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近年来,芦溪县以鄱阳湖总磷污染防控为核心,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念好“管、治、防”三字经,实现国控省控断面水质持续全面达标,地表水优良率、饮用水源达标率连续多年均达100%,2024年棚下(杨村)断面总磷排放浓度平均值为0.072mg/L,达成年度控制目标。
强“管”控,夯实污染防治基础。一是严格工业源管控,严把含磷项目准入关,加强对“散乱污”企业的专项整治,推动华能安源电厂等企业完成中水回用系统升级改造,有效减少工业废水排放。二是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绿色防控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全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22.5万亩,绿色防控示范面积3.02万亩。三是推进畜禽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县92家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100%,综合利用率超85%。严格落实养殖水域规划,完成2家规模化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确保水产养殖生态化、清洁化发展。
“治”污水,提升水环境承载能力。一是强化城镇污水处理,推进污水管网改造升级,完成污水主干管网渗漏点修复和10个地块的雨污分流改造,城区生活污水处理COD进水浓度较去年提升近30%。二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县已建成75套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并由县水利部门统一运维管理,确保治理设施长效运行;利用国债资金6810万元实施新华河主干管网雨污分流改造,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三是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定期开展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问题大排查,加密对袁河、新华河等城市水系开展水质检测,已实现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筑“防”线,构建长效治理机制。一是提升水质监测预警能力,全县流域重点区域建设视频监控设备25套,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7座,实现重要区域水质监测全覆盖,发现超标情况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和快速溯源,减少上游水质问题引起的流动性污染,切实改善水环境整体质量。二是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推动全县76个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及时设置标识、标牌,编专码、建名录,对其中39个重点排口进行定期监测并落实管控措施。三是加强日常巡查管护,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联合巡查,保持打击污水超标排放、私设排污口等违法行为高压态势,严控污染源污染;深入开展问题排查,建立问题清单,推动问题整改销号。
芦溪县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不断完善水环境治理体系,强化源头治理和长效监管,确保水质稳定达标,以更高标准、更严措施推进鄱阳湖流域总磷污染防治工作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