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新”力量 彰显“新”担当——看青山湖区新联会如何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愈发成为一支勇立潮头、引领创新,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支力量的作用?
在南昌市青山湖区,一支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正在发挥着重大作用。青山湖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以下简称“青山湖区新联会”)自成立以来,通过构建“五力同心”工作体系,将2.98万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凝聚成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智囊团”“生力军”,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奏响统战工作创新发展的时代强音。
健全组织架构 探索“新”实践
走进青山湖区“五力同心”展示中心,数字大屏实时跃动的数据见证着统战工作的创新实践:由70余名新媒体从业者组成的网络分会汇聚全网超8000万粉丝流量,公益品牌“新益+”5年服务超3万人次……这个集学习教育、联谊交友、品牌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正成为统战工作创新实践的展示窗口。
“我们立足区域发展实际,构建起‘一中心多基地、一基地一特色’的立体化布局。”青山湖区新联会会长袁军介绍称。目前,直播e站、新媒体运营、文化创意等五大实践创新基地已形成全链条服务体系,涵盖创新创业孵化、社会服务落地、文化传承发展等领域。通过整合会员专业优势,创新实施“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顶层由173名理事组成决策核心,中层汇聚300余名代表人士形成执行中坚力量,基层覆盖全区2.98万名会员构建服务网络。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网络人士分会的成立。这支由70余名新媒体从业者组成的“网络凝心”服务队,在短视频创作、直播电商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年均创作正能量作品超5000件,直播带货总额突破亿元,实现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
整合社会资源 激活“新”动能
在青山湖区直播e站,主播小陈正热情推介:“家人们看过来,这款南昌拌粉采用传统工艺……”这个由青山湖区新联会打造的数字经济孵化基地,已成功培育抖趣科技、抖酒文化等11支专业运营团队,孵化网红主播50余名,直接带动就业近3000人。
“传统企业转型最怕两眼一抹黑。”青山湖区新联会副会长胡方银翻开培训档案,泛黄的纸页记录着5年的工作轨迹。基地独创的“流量帮扶”计划构建起全周期赋能体系:为初创者开设短视频剪辑、直播话术等实操课程;为成熟团队提供供应链整合、品牌IP打造等深度服务;让头部主播手把手指导新人。数据见证蝶变:5年间5000余人次接受新媒体培训,300余家企业搭建直播平台,2024年辖区直播电商销售额突破5亿元,增长42%。江西绿源农业通过直播带货,使腌菜产品从农贸市场走向全国商超,年销量激增300%。
资源整合实现“花小钱办大事”。前不久,青山湖区新联会牵头举办的青山湖区企业博览会,仅用3万元预算打造现象级展会: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场地免费,利用新媒体矩阵精准邀约,最终吸引上百家企业参展,签约金额突破1000万元。“展会不仅是产品展示窗,更是资源对接台。”参展企业途明科技负责人万民颂深有感触。
同时,青山湖新联会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通过联系全国新联会组织,帮助会员拓宽发展视野。在青山湖区新联会组织下,万民颂先后赴南京、青岛等地考察学习,为企业发展寻找新技术、新机遇。归来的万民颂立即推动公司技术改造,引进全自动化生产设备优化流程,使生产效率提升40%,推动企业跻身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行列。
履行社会责任 彰显“新”担当
“同学们,箜篌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南昌市盲童学校,箜篌代表性传承人张美慧正手把手指导视障儿童弹奏。这项坚持5年的公益项目,已为180名特殊儿童点亮音乐之光。作为“新益+”公益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行动累计开展公益授课50余场,捐赠乐器150余架,受益人群超万人。
在青山湖区,新联会推出的“新益+”志愿服务品牌逐渐深入人心。通过联合蓝豹救援队、南昌义联志愿者协会等5支专业团队,5年共开展公益活动180余场,捐款捐物累计超80万元。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爱心厨房”项目,志愿者连续6年为病患家属送温暖,累计服务超6000人次。“我们创新实施‘微心愿’认领机制,让公益服务更精准。”青山湖区新联会秘书长方臻展示着心愿墙:贫困学生的书包、独居老人的轮椅、服刑人员子女的助学金……5年来,3000余个微心愿被点亮,87名受助儿童加入志愿者队伍。
此外,青山湖区新联会组建8个专业服务团,与12家银行建立合作,累计帮助会员企业融资超2亿元。从政策解读到风险防范,从用工对接到招商匹配,累计服务企业100余家,解决实际问题200余个。“特别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帮我们获得320万元贷款。”会员企业华广集团负责人感慨,贷款让企业研发项目顺利落地,新增专利12项。
本报全媒体记者 康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