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有什么可以帮到您?” 我省开通“12356”心理援助热线 已设置58个热线固定接听点——24小时在线的心灵“急诊室” 用声音守护生命

2025-05-13 07:15 阅读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您好,这里是江西省心理援助热线,有什么可以帮到您?”一大早,“12356”心理援助热线咨询员刘沁钰戴上耳麦,开启新一天的值守。

  作为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江西的热线咨询员,刘沁钰每天与全省22名专职热线咨询员一起倾听来自各地求助者的心声。

  5月9日,本报全媒体记者探访这个用声音守护生命的特殊团队,记录他们与心绪不佳来电者的故事。

刘沁钰一边接听热线一边记录相关信息。

  天台上50分钟的生命对话

  5月9日,记者来到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乘电梯到10楼,穿过一条长廊,映入眼帘的是“12356心理援助热线中心”门牌,推门而入,两个隔间,桌上分别摆放着耳麦、电话、来电者登记信息表格和笔记本,墙面贴有醒目的来电者风险评估与干预流程。

  电话声响起,刘沁钰戴上耳麦,按下接听键,轻声问道:“您好,这里是江西省心理援助热线,有什么可以帮到您?”面对电话那端的倾诉,她一边安抚对方情绪,一边在登记表上快速记录关键信息。

  “我们接电话时,首先要评估来电者的状态、所处环境是否安全和是否有精神疾病的可能。”刘沁钰介绍,她每天面临的情况复杂多变,电话那头,可能是崩溃哭诉,也有可能是平静叙述,虽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却能快速捕捉对方的情绪问题,并耐心倾听与安抚。“这些不是看理论书籍就可以学会的,要通过大量实践。”她说。

  2023年,刘沁钰研究生毕业后,便来到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担任心理援助热线咨询员。她的工位上放着两本笔记本,记录她所遇到的案例以及处理方法,如果遇到新案例,她也会用本子记下来,积累应对措施。

  尽管刘沁钰能迅速识别求助者心理状态,作出干预决策,缓解求助者情绪,但每次遇到高危情况,仍是紧张的全新挑战。

  刘沁钰清晰记得入职首月那个午夜来电,一名因家庭、校园多重压力陷入自我否定的少女,在天台徘徊时拨通了热线。“接通瞬间我只听到痛哭,她说天台门没锁。”控制住紧张情绪,刘沁钰先引导对方平复呼吸,继而通过“与重要物联结的方式”进行干预——当得知对方有一只很珍视的小狗时,刘沁钰立即建议:“现在抱着小狗好吗?”

  经过50分钟的专业疏导,那句“我心情好多了”让所有疲惫烟消云散。次日回访时,对方明显好转的情绪,更让刘沁钰确信“多陪伴他们1分钟,就多一份安全。热线是有魔力的,关键时刻的倾听,可能彻底改变人生轨迹”。

  持证上岗背后的专业门槛

  “我从2017年开始接听心理援助热线,至今已有8年。”江西省“12356”心理援助热线工作人员胡文俊表示,他们接听电话第一时间就要判断来电者属于高危来电还是低危来电,低风险是仅有念头,没计划没准备的,以安抚疏导为主;高风险是有完备的计划,需要咨询员及时判断所处位置,问清楚地点时,有必要的情况下会拨打“110”。

  胡文俊表示,接听心理援助热线,不仅需要接听员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专业素养,还必须具备心理咨询师证或心理治疗师证,且要有工作经验。

  “电话里能做得很有限,我会引导来电者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并不时给予回应。同时,我们会营造安全的氛围,让来电者愿意敞开心扉,并且告诉对方这里是完全保密的,可以畅所欲言。然后专注倾听,安抚并鼓励对方,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胡文俊介绍,热线服务内容涵盖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等。

  “我觉得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成功劝说来电者,心情也会得到放松。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到40—50通电话。我们自己也需要调节情绪。”胡文俊说,医院非常重视接线团队的情绪,除了会不定时督导,还会融入日常工作。“你要明白自己职业的局限性,如果接听完电话后,情绪难以调节,咨询员可以和督导老师沟通。”他说。

  “没事儿”热线24小时不间断

  5月1日0时,运行了4年的“966525”下线,统一变为“12356”。因为没有数字“4”,“12356”也被人们称为“没事儿”热线。

  早在今年1月24日,江西“12356”热线试运行,由省精神卫生中心总牵头负责。4月8日,开始试运行“7×24”小时不间断提供热线接听服务。目前,全省已设置58个“12356”热线固定接听点,每日在线值班坐席22个。

  从4月8日起,截至目前来电量上万通,处理高危来电18例,挽救17名来电者(其中一名接通电话时已在医院)。

  “下一步,我们将升级系统提高效率,提高接听质量。”省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陈海波表示,他们还将对来电数据进行分析,做风险研究,同时希望更多专业人士加入团队,还将积极探索与“110”“120”等急救电话一键联动。

  夜幕降临,“12356”心理援助热线中心的工作灯依然亮着,不时有电话铃声响起划破静谧,值守的咨询师始终保持着倾听的姿态,将那些漂泊在夜色里的孤独心绪轻轻接住。

  文/图 周泽涵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