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五大行动”助力江西民企破浪前行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日出台的《江西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五大行动”实施方案》,犹如一场“及时雨”,以破壁垒、激活力、强金融、拓空间、育生态的“组合拳”,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彰显了江西推动民营经济“枝繁叶茂”的决心与智慧。
打破“玻璃门”,拆除发展壁垒。方案将“清理限制民营企业公平竞争障碍专项行动”排在“五大行动”之首,直击企业痛点。过去,部分领域存在“隐形门槛”,如工程招投标中“量身定制”的资质要求、行政检查中的“选择性执法”,让民营企业望而却步。如今,江西通过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公平竞争审查常态化、涉企检查信息化监管等举措,剑指“地方保护”与“政策歧视”。这种“刀刃向内”的改革,让市场真正成为“赛马场”,而非“少数人的游乐场”。这一行动,是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坚定支持,释放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强烈信号。
破解“资金荒”,激发企业活力。融资难、融资贵,是民营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江西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一方面,推动金融机构设立民营企业专项信贷计划,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实现信贷直达基层;另一方面,创新“信易贷”模式,依托省地方征信平台为企业“画像”,让信用成为“硬通货”。“五大行动”中加强融资支持的措施,无疑是“雪中送炭”。通过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完善融资担保体系等方式,让民营企业不再为资金发愁,能够集中精力谋发展。这就好比给民营企业注入了“强心剂”,让它们在发展的道路上更有底气。
走出“家门口”,拓展发展空间。江西民企不再局限于“家门口”的生意。方案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并鼓励企业“走出去”。同时,持续打造“投资江西”品牌,精心组织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经贸活动。鼓励民营企业主动整合国际市场优质资源要素,打造江西陶瓷、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国际品牌”。江西民营企业的“朋友圈”必将越来越大,“表演的舞台”也会越来越宽。
着力“育生态”,助力民企升级。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产业生态。江西聚焦制造业“1269”行动计划,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推动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混搭”发展。同时,纵深推进民营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培育更多民营企业上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这不仅有助于民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还能催生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江西的“五大行动”不是“纸上蓝图”,而是“行动指南”。从破除壁垒到激活市场,从金融输血到生态培育,每一步都踩准了民营企业发展的“鼓点”。可以预见,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江西民营企业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成为推动全省经济腾飞的“生力军”。
(刘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