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县在城市建设中做足“绣花功夫” “微改”绘就幸福画卷(图)

在老旧小区里打造精致的口袋公园,设施陈旧的公共广场变成功能复合的休闲空间……两年来,吉水县以“微更新”“微改造”为抓手,在城市建设中做足“绣花功夫”,用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绘就了一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幸福画卷。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通讯员 刘诗琪摄
清晨的阳光洒在吉水城市花园小区新粉刷的墙面上,居民鞠华发正带着孙子在新建的儿童游乐区玩耍。“再不用跑远路去公园了,现在下楼就能遛娃。”鞠大爷指着规整的停车位告诉记者,这个建成二十多年的老小区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吉水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的重要举措,让居民们享受到更加便利、安全、舒适的“新”生活。2024年,该县启动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创新建立“上下”工作法:改造方案经业主微信群“线上”征集意见、社区“线下”座谈会讨论,最终由居民代表投票确定。在城东社区,供水管网改造中采纳居民建议调整施工时序,将停水影响控制在24小时内;在文峰片区,“飞线充电”问题通过新建智能充电桩得到根治……此次老旧小区改造涉及1279户,每个细节“改”到了群众心坎上。
“现在的广场就像城市会客厅!”羽毛球爱好者周小伟在新建的球场上挥拍。今年2月完成升级的人民广场,游人如织,市民在这里乘凉散步、唱歌跳舞,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这个承载着三代人记忆的老广场,如今既有智能灌溉的绿化带,地下还“藏”着160个智能停车位。
据了解,吉水县人民广场改造前周边道路违停率高达30%,现在通过“地上休闲+地下停车”的立体开发,不仅释放出3000平方米活动空间,更用智慧停车系统将车位周转率提升3倍。广场东侧的城市书屋,则用“阅读+咖啡”的新业态吸引年轻人,提升了城市功能品质。
傍晚的上下老街,飘着艾叶果的香气,75岁的蔡大爷正在江畔的口袋公园里教孙子辨认景观墙上的庐陵诗词。这条千年古街的改造,让周边居民乐开了怀。蔡大爷激动地说:“上下老街口袋公园集休闲、购物、运动于一体,江边空气好,大家在这里休闲聊天聚餐,很满足。”
上下老街是吉水县保存下来的唯一具有庐陵古韵的传统老街,承载着吉水人对老城的集体记忆。为让古街增添魅力、活力和生命力,吉水县在改造上下老街时,按照“一街一景、一园一品”的设计,打造了6个口袋公园,完善绿化和休闲设施的同时,将丰富的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让口袋公园从“微空间”变身为“小而美”的休闲好去处。
同时,吉水县还因地制宜建设了鉴湖公园、金水湾游园、望江郡府口袋公园等一批具有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绿色休闲空间,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功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许春花 本报全媒体记者 余红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