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个子”也有“大能量”——记萍乡市安源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白源道班班长陈章萍
编者按:在蜿蜒的公路上,总有一抹橙色的身影,如点点微光,驱散路途的阴霾,守护着万千归人。他们是公路人,是道路的“守护者”,用双手抚平岁月在路面上留下的裂痕,用汗水浇灌出一条条安全坦途。清晨的薄雾中,他们迎着第一缕朝阳出发;深夜的寒风里,他们披着月色默默坚守。那抹醒目的橙色,是寒夜里最温暖的指引,是风雨中最坚定的依靠,更是无数人心中永不熄灭的希望之光。他们用平凡书写伟大,以坚守诠释担当,让每一段旅程都充满安心与温情。
现推出【橙色微光】专栏。本期刊发《“小个子”也有“大能量”——记萍乡市安源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白源道班班长陈章萍》
今年,是“路二代”陈章萍扎根安源公路养护一线的第二十三个年头。这位身形纤瘦却蕴藏无限能量的道班班长,用八千多个日夜的执着坚守,将青春深深镌刻在公路线上。从青葱少年到不惑之年,从养护新兵成长为养护标兵,他以铁锹为笔,以汗水为墨,在赣西大地的阡陌交通间,绘就“畅、安、舒、美”的公路画卷,书写着新时代公路人的奋斗诗篇。

匠心传承,锻造养护尖兵
在同事眼中,陈章萍是“行走的养护百科全书”,父亲的铁锹在他手中焕发新生,道班前辈的经验经他融会贯通,连兄弟道班的技术诀窍都成为他的创新源泉。谁能想象看似无所不能的陈班长,新入职时,面对养护经验不足的短板,也有本领恐慌。对此,他白天跟车作业记录养护数据,夜晚研读专业书籍,硬是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翻出了毛边。如今没有什么养护工作能难倒他,补坑槽、清水沟、修边坡、培路肩、割路草,包括养护机械驾驶等,陈章萍样样都精通。
铁血丹心,铸就示范标杆
319国道的省级标准示范路荣誉背后,镌刻着陈章萍的“拼命三郎”精神。在养护项目攻坚的关键时期,他顶着腰椎间盘突出的身躯攀爬45度陡坡清障,为抢抓进度,他带领团队开启“五加二”“白加黑”攻坚模式,创新使用喷洒路边树木,防挡墙等新工艺,减轻了养路工劳动强度的同时,也将安全生产规范落实到每个作业环节。当319国道受检路段绽放新颜,过往司乘竖起的大拇指见证了这个“红旗班组”的硬核实力。
赤子柔情,凝聚团队之魂
这个铁汉的心里,始终揣着道班兄弟姐妹,面对遇到生活困难感到迷茫的年轻同事,陈章萍扛着铁锹陪他补路肩,边干活边掏心窝子说话,给他解决难题支招。听说职工孩子得了重病,他二话不说带头捐款,揣着大伙凑的七千元,顶着寒风送到医院。道班院里常见这样的场景:深夜他陪着加班的弟兄泡方便面,清晨手把手教新来的小伙修边坡……工友们都说:“班长从不说漂亮话,可他的尺子不光量路,更能量到人心里头。”二十三年栉风沐雨,陈章萍布满老茧的双手,是守护公路最生动的注脚。“铁锹磨短了三寸,就把养护标准垫高三分。”这位不知疲倦的公路卫士,以匠人之心精雕细琢每一寸道路,带领团队不断书写着属于安源公路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