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德安县博物馆:打造“小而美”的文化会客厅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曾悦之报道:“让更多的文物走出‘深闺’,是德安县博物馆未来的‘突围’之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前夕,德安县博物馆馆长王泽荣谈及“博物馆未来”时,如是说。
当前,文博热持续升温,博物馆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前沿阵地。作为地方性博物馆,德安县博物馆正依托其独特的馆藏资源优势,朝着打造“小而美”的方向积极探索。
▲德安县博物馆藏品“北宋彩绘壁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一发展路径的选择,正是基于该馆丰富的文物家底和亟待开发的学术潜力。截至目前,该馆馆藏各类文物5254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1件(套),尤以南宋丝绸服饰、北宋彩绘壁画、元青花、元代石刻造像最为突出。由于技术、资金、人才等条件的限制,大量珍贵文物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和阐释。因此,把文物保护利用和成果转化作为发力点,成为该馆突破发展瓶颈的选择。
“近几年来,我们联合多方力量,在文物保护利用、成果转换上下了不少工夫。”王泽荣说,其中南宋丝绸服饰与丝织品的保护利用最具代表性。目前,该馆馆藏的112件德安南宋周氏墓发掘出的丝绸服饰及丝织品,被誉为“南方丝绸宝库”。截至目前,已完成10件南宋丝绸服饰的修复。今年以来,该馆以南宋丝绸服和丝织品为原型,通过传统织造工艺、植物染色,高精度仿制了宋朱砂红如意山茶花罗销金褙子、宋蜜合色星地折枝山茶梅花绫裙、宋紫檀木琉璃绿菱纹罗扇三件藏品,并计划今年下半年进行展出。据透露,未来该馆还将加大力度完成南宋丝绸服饰及丝织品修复和复制工作,全面提升陈展效果,计划打造南宋丝绸服饰及丝织品精品展。
▲德安县博物馆藏品“元景德镇窑青花八棱玉壶春瓶”
“对南宋丝绸服饰与丝织品保护利用,仅是发展的一小步。”王泽荣表示,随着当前“县域游”“文物游”等文旅消费的升温,不少县级博物馆成为地方文旅新地标。利用“文博瀑布流”、AI讲解、数字导览等手段创新展览形式,跨界合作研发文创产品,尤其是前不久推出的“文创雪糕”成为当地文旅景区的“爆款”产品……为未来打造“小而美”的目标进行了多种尝试。
如何让这家县级博物馆提质升级还面临着专业人才短缺、文创开发能力弱、运营管理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记者采访多方人士表示,县级博物馆要做好特色文物资源的研究、阐释,眼下可参考“江西省博物馆总分馆制”经验,实现藏品、学术等资源的共享,努力把县级博物馆打造成为“文化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