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量“10万+”!南昌“一张床”背后的“青年引力”
人因城聚,城以人兴。年轻人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是一座城市的未来。
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全国已有24个省会城市发布2024人口数据,其中南昌以10.22万人的增量,排名第五,成为数不多人口增量“10万+”量级的城市。
日前,南昌市发布人才驿站(洪漂驿站)申请指南,以“不见面”方式受理和审核入住申请。
为了吸引每年10万大学生和技能人才来昌创业就业,这几年南昌市相继建设了一批人才驿站(洪漂驿站),面向来昌高校(技校)毕业生提供最长3个月的免费住宿服务。

△高新区人才驿站提供最长3个月的免费住宿。
一个个温暖驿站,不仅是来昌青年才俊落脚的“第一站”,更是他们感知这座城市的温度、融入这座城市的窗口。
这是南昌能成为年轻人“希望之城”的注解。
这座城市,以特有的温暖,为年轻人构筑了一个梦想起航的港湾。
“一张床”
城市给年轻人的温暖拥抱
“7天免费住宿,节约了求职成本,也给我提供了缓冲期,安心准备面试。”时隔近两个月,井冈山大学硕士研究生、九江青年罗俊仍记得初到南昌的惊喜感,“这座城市接纳了我,还给了一个温暖的拥抱。”
今年春节刚过,尚在择业期的罗俊选择了直奔南昌,一家位于叠山路上的免费公寓成为其入昌的首个“落脚地”。以此为起点,他很快参加了一场面试,并被顺利录取。
拖着行李离开公寓那一刻,罗俊心中满是对这座城市的憧憬,他的期望是“尽快转正、留在南昌。”
罗俊入住的免费公寓来自南昌“洪漂驿站”。

△洪漂驿站为来昌就业创业青年提供7天免费住宿。
这是一项聚焦来昌就业创业青年群体的支持项目——由共青团南昌市委联合南昌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江西省房地产协会住房租赁分会、蜜租公寓在2020年共同推出,主要面向非南昌籍、35周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来昌就业创业青年,提供七天免费住宿服务和就业创业等相关指导服务。
南昌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赖诗卉告诉记者,“洪漂驿站”提供单人间住宿、独立卫浴、电子门禁、24小时网络、洗衣机空调配备、独立厨房(部分)、安全保障及七天内全免水费物业费房租等八项服务。
“符合上述条件的青年人才,只要收到面试通知,或提供具备可行性的创业计划,都可以通过‘昌通码小程序’申请入住。”赖诗卉说。
截至目前,南昌已设立30个“洪漂驿站”,覆盖红谷滩区、青山湖区、东湖区、西湖区、高新区等核心区域,累计接待来自全国86个城市、215所高校的2197名申请者。
“周边就是商业区和地铁,非常方便。”2024年6月,武汉姑娘刘佳慧入住了红谷滩区翠苑路上的一家“洪漂驿站”。每天晚上,她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住处,路尽头是驿站亮起的一盏灯,“忽然有了归属感。”
“驿”起逐梦
从“一张床”到“一间房”
事实上,为青年人才提供短期免费住宿,南昌并非首创。早在十多年前,深圳就创设“青年驿站”,为来深求职的应届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
此后,一句“扎根城市,从一张免费的床位开始”,更是许多城市揽人标配“新人礼包”。
留住年轻人、吸引年轻人,不止一张“床”,但始于“一张床”。
南昌何为?这座自古以来聚才、兴才、爱才的人文荟萃之城,给出了硬核答案——“升级”。
2023年6月起,南昌推出青年人才来昌免费住宿2.0版本,在南昌高新区、南昌经开区、南昌县(小蓝经开区)、青山湖高新园区建成4个人才驿站点位,为毕业三年内(含毕业年度)有意愿来昌就业、创业的南昌市以外户籍(含安义县、进贤县)高校毕业生和技校毕业生提供最长3个月的免费住宿。
相较于“洪漂驿站”,这批人才驿站延长了免费时间,而且,无须面试邀约就能申请。
服务上,以南昌高新区人才驿站为例,配备床上四件套、烧水壶、吹风机等基础生活用品,周边还配套公共洗衣房、餐饮店、便利店、警务室、共享单车点等设施,让求职者舒适入住、轻装上阵。

△高新区人才驿站。
“没想到连这么细节的地方都考虑到了。”日前,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上饶姑娘万英英在高新区人才驿站入住后,不禁赞叹道。
万英英说,在异乡求职,难免焦虑,“有时候,一件小事都可能让你‘破防’,而人才驿站提供的不只是免费的床位,更在一些细致入微的地方照顾我们的生活,给人一种家的感觉,让我们放宽心外出闯荡。”
先“安居”后“乐业”,“安”得是俊才之心,“乐”得是城市之兴。
南昌高新区组织与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周小平表示,从短期应急的“一张床”,到侧重居住体验的“一间房”,本质是通过不断精细化的服务,延长人才与城市的黏性,进而找到归属感,从“落脚”走向“扎根”。
3.0版本悄然而至
打造“全链条”人才服务圈
5月13日上午,南昌高新区人才驿站对面的就业之家客满盈座,一场招聘岗位直播正在火热开展。入口处设置了信息发布大屏,定期更新周边企业招聘信息。
这里同时是创客空间,为人才驿站的“住户”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

△就业之家(创客空间)提供“一站式”人才服务。
一旁坐落着高新区工人文化宫,其免费开放自习大厅和图书馆,丰富求职青年的日常生活。
记者了解到,得益于周边制造业和医药行业集聚,高新区人才驿站经常组织活动,带领有意向就近就业的青年走进企业和车间,以便真实、快速、具体地了解企业情况。
另一方面,“高新人才码”微信小程序将招聘信息、扶持政策及观影、出行、停车、餐饮、加油、美容、理发、托育等20余项服务全部纳入其中,实现“一码走高新”。
点位更多、全市覆盖的“洪漂驿站”则多次举办人才联欢会、创业项目路演会,成为异地追梦人在南昌的第一个重要“朋友圈”。
以人才驿站为主体,一个覆盖人才政策咨询、就业对接、创业孵化、生活需求、社交学习等环节的“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圈跃然而出,人才服务从“零散”转向“集成”。
从“点”到“圈”,核心理念在于——“打造有交流氛围、多元文化、宜居生活、贴心服务的人才社区。”周小平说
如今,人才驿站服务仍在“加码”。
今年年初,高新区人才驿站推出了畅达辖区重点园区和企业的免费接驳车。另外,从5月14日起,为护航毕业季求职“最后一公里”,该站点新增简历定制工坊、求职形象焕新、就业材料规范三大免费服务。
“一张床”激活的城市引力
2025年初,南昌市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南昌常住人口数据:全市常住人口667.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22万人。
人口增量“10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五,人口增长率1.56%……这一抢眼的成绩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
人们惊叹地发现,南昌的“狂飙”有迹可循,不止2024年,而是近10年都保持了中高速的人口流入,年均增长超10.7万人。
另一组令人震撼的数字来自3月。据南昌市委人才办信息,南昌市连续3年、每年引进大学生和技能人才超过14万名。
事实证明,这座城市的吸引力正持续上升。
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一向低调的南昌,何以逆袭成吸引人才的热土?
经济学博士、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英指出,这其中,经济发展与产业支撑当然是决定性因素,但不容忽视的是,继“千方百计揽才”之后,做好“关怀备至留才”,正是南昌构建可持续人才生态的“长效引擎”。
刘英指出,在当前产业强市、制造业立市的策略下,南昌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迫切,人才驿站、洪漂驿站聚焦的不仅是短期住宿问题,更借助精细化服务帮助人才更快融入城市,通过社群活动、大数据推送实现人才与产业的精准匹配,有助于构建长效的人才生态。
正如刘英所言,一批本想来南昌“探路”的青年,在体验细致入微的关照后,以人才驿站为锚点,聚拢来、育起来,最终选择留在这个城市。
危志红就是其中之一。来自上饶的她毕业于河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入住人才驿站不到一个月,就成功与当地的一家科技公司互相“看中”,于今年4月22日入职该公司担任IT算法工程师。
据统计,仅高新区的人才驿站点的152间房,累计入住超1600人次,提供住宿超14万天,已有500多位毕业生从这里走向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就业岗位,人才留存率超30%。
全媒体记者沈冠楠、黄祥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