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纸蓝图到实景画卷——赣州蓉江新区高质量发展纪实
时针拨回到2017年5月16日,赣州蓉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八年来,赣州精心擘画蓝图,赋予蓉江新区“城市核心、都会客厅”发展定位和“一区六中心、山水智慧城”发展目标,绽放中心城区时代发展之光。
8年时光,2900多个日夜,130平方公里的热土,从第一铲土方开挖到第一条隧道贯通,从第一条道路通车到高架快速路网纵横……一座现代时尚、生态智慧、宜居宜业的活力新城已初具规模。如今,漫步在赣州蓉江新区,处处能感受到这座新城的强劲脉搏。
城市蝶变:从“规划蓝图”到“实景画卷”
清晨,家住温馨家园祥园小区的武陵村村民黄声玉推开窗户,眼前是绿意盎然的滨江公园,晨跑的人们沿着彩色跑道穿梭,远处新城高楼林立,勾勒出城市生长的轨迹。
“以前,这里是杂草丛生的城市郊区,现在成了城市会客厅。”对比今昔,黄声玉感慨道。
逐绿而行,久久为功。赣州蓉江新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一廊串区、五脉绿网、多园耀城”的景观结构体系,按照“300米见绿,500米入园”要求打造一座山水智慧城,陆续建设滨江公园、新世纪(运动)公园、新世纪(十里花溪)公园三大公园4100余亩绿地面积,公园内健身场地、娱乐设施齐全,成为市民近郊休闲、亲子游玩的好地方。
近两年,赣南大道高架快速路(蓉江段)、蓉江三路高架快速路、飞扬大道等路网陆续通车,构建起蓉江新区立体化交通体系,为市民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交通出行环境。地上,14条新建道路、8.9公里新增里程织密城市“毛细血管”;地下,新世纪大道5.1公里综合管廊如同城市的“隐形动脉”,收纳电力、通信等各类管线。家住潭口镇的张先生每日往返于蓉江新区和赣州经开区,他深有感触地说:“以前上班要绕行黄金大桥,现在走高架能节省20多分钟。”
在蓉江新区智慧城市指挥控制中心的调度大厅内,12个专项智慧应用实时监控着城市信息数据:智慧社区里,进门刷脸即可快速通行,驾车“秒过”闸道,AI摄像头对小区各个角落进行全方位监控和保障;智慧停车平台里,市民可“先离后缴”,有效减少车主在停车场出口排队扫码缴费的时间;智慧城管可实现自动抓取小区内垃圾桶未盖盖板、道路旁非机动车未有序摆放等问题,并及时上报快速处置,新一代信息技术正逐步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产业发展集聚初显。江西省首家央企总部中国稀土集团总部及科创中心落户蓉江,建设正酣;引进天键股份健康医疗总部、蓉商总部大厦、城市花园总部中心等项目43个、总投资69.15亿元。2024年成功承办赣州市建筑业企业总部基地(深圳)招商会,5家大型建筑业企业签约入驻,建筑业总产值较上一年增长35.5%、位列全市第一。16条举措实现房地产市场企稳向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在全市率先由负转正、持续增长。
民生温度: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孩子上学过条马路就到,老人看病走几步就是社区医院,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返迁安置户李阿姨站在蓉江花园福园的新房里,脸上洋溢着幸福。这个位于黄金地段的安置小区,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智慧门禁、垃圾分类系统一应俱全,真正实现了安居与乐业的双重愿景。
该区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高质量推进一批民生项目,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八年来,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蓉江新区将教育作为民生之首,累计投入教育资金超过23亿元,高标准新建完全中学2所、小学5所、幼儿园10所,新增学位和园位近1.5万个,“300米幼儿园、800米中小学”的优质教育圈全域覆盖。
——八年来,医疗水平显著提升。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蓉江院区)主体竣工,门诊部即将投入使用,这座总投资15亿元的三甲医院将提供1500张床位;市中医院新院整体迁入,传承发展中医药特色;智慧医疗系统覆盖35个村卫生室,药品耗材成本显著下降。
——八年来,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投资6108万元的区颐养中心配备医务室和护理站,88张护理床位实现“医养零距离”;“一老一小幸福院”、老年助餐点构建全域养老网络,134户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高龄补贴发放1600多万元。
——八年来,安居工程持续推进。1.5万套返迁安置房建成,1946户居民年内乔迁新居;“交房即交证”改革覆盖5398户,办理时限从原来的3个月缩短至7个工作日。
一项项民生领域改革的持续推进,一个个惠民政策的出台,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生态文旅: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
去年底,持续三天的“扶摇直上”音乐嘉年华在蓉江新区音乐营地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10万乐迷,带动周边消费突破2.5亿元。
近年来,蓉江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高标准策划系列文旅活动,让城市“火热”起来。
文旅融合亮点纷呈。“扶摇直上”音乐嘉年华不仅邀请了国内一线音乐人、乐队,还举行大型烟花秀表演,为游客呈现了一场集视觉与听觉为一体的文艺盛宴。音乐节期间,周边酒店入住率连续三天达100%,特色餐饮营业额显著提高,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据了解,2024年各文旅场所共开展活动70余场,吸引游客480万余人次。
公园体系日趋完善。三大主题公园形成“春赏花、夏亲水、秋运动、冬养生”的全季旅游格局。滨江公园智能喷泉系统可变换160种水型,每晚灯光秀吸引数千市民;新世纪(运动)公园拥有全省最大极限运动场地,已承办3场省级赛事;滨江公园、新世纪(十里花溪)公园成为新人婚纱摄影首选地。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峰韵龙井文旅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村民年均增收1.2万元;迳背“米花谷”景区新增研学基地和农事体验区,游客量显著提升;客家人·赣南土菜村落成为赣州新晋美食打卡点,“五一”假期每日客流量超3000人次。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八年,从一纸蓝图到实景画卷,从城乡接合部到赣州“城市新封面”,蓉江新区的故事,仍在续写;章江畔的浪潮,奔流向前!
刘新权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鄢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