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让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亿万民生。《意见》围绕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提出了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等八项主要任务,并明确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可以预见,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既能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也能增进民生福祉,必将塑造出更有颜值、更有温度、更有活力的新型城市空间。
推进城市更新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不仅能够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也能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新的经济“引擎”。无论是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等改造,还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无论是完善城市功能、修复城市生态系统,还是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这些项目蕴含巨大投资潜力,能够扩大有效投资,为城市经济打造新的增长点。譬如,南昌市青云谱区的洪都夜巷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依托老洪都历史文化底蕴和南昌市独有的百栋苏式文保建筑集群,老建筑、老居民、老品牌、老店铺,在这里成为亮丽风景线,昔日老旧的工业“锈带”变身为宜居宜游的城市“秀带”。
城市更新,不仅是简单的旧城改造,更是对城市功能、品质、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意见》提出,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更新改造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整治楼栋内人行走道、排风烟道、通风井道等,全力消除安全隐患,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这样的改变,老百姓感受最真切,增强的是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进一步讲,推动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在内的城市更新,人民是主体主力,人民福祉是一切旨归。老旧小区如何通过改造换新颜?城中村怎样蝶变为理想中的模样?答案不一而足,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人民。
“城,所以盛民也。”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为百姓的幸福生活创造更多可能,是城市更新的应有之义。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因地制宜、找准切口,分类施策,做到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城市更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哪里,让更多“老城市”焕发新活力,成为“居者温暖自豪、来者依恋向往”的幸福之城。(李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