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一个动作,男子竟染上这种病

2025-05-17 15:44 阅读
国家应急广播综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广州卫健委

广东深圳的

许先生(化名)

怎么也没想到

暴雨中蹚了一回水

让他烧到40℃,还染上丹毒

直接住院了!

 

雨天鞋湿没换

男子因脚气染上丹毒

前不久,深圳的许先生赴广州看展时突遇暴雨,双脚浸水后全天未换鞋袜。

次日,他的体温高达到40℃,左小腿红肿疼痛,自行服用退烧药却不见好转。于是,他前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图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经诊断,许先生患上了皮肤疾病——丹毒。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谭国玉表示,许先生此前有足部真菌感染,趾缝皮肤糜烂,雨水浸泡后皮肤屏障破损,引发链球菌感染,若不及时治疗或将导致败血症。

 

经5天抗感染治疗,许先生体温恢复正常,左小腿红肿疼痛情况好转,目前已康复出院。

  • 丹毒是什么?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也和中毒、毒气无关。因为它会使皮肤突然“色如涂丹、灼热肿胀”,故称“丹毒”。

它大多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疾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下肢和面部,表现为局部的红斑、表面发热,伴有疼痛。

此外,丹毒患者局部的淋巴结也会肿大。若不及时处理,红肿皮肤表面可能发生水疱或血疱,往往伴有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发展为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危及生命。

 

近期

多地的暴雨说来就来

外出路上常常“水漫金山”

不少小伙伴

会穿拖鞋或赤脚蹚水

殊不知这一举动

暗藏隐患

 

地面和地下管网中有各种污物,道路积水中还混杂了大量致病细菌、病毒、真菌等,如果双脚皮肤有破溃,细菌就会从小的皮肤伤口进入皮下淋巴管,容易感染丹毒、脚癣、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

 

下雨天蹚水后

回家这样做

  • 及时清洁 

用清水冲洗双脚,去除泥沙、污水中的污染物。

再用肥皂清洗,避免用力搓擦,防止皮肤破损。

  • 彻底干燥 

用干净的毛巾轻拍吸干水分,尤其注意擦干趾缝,避免因潮湿滋生真菌。

可用吹风机冷风档辅助干燥。

  • 消毒防护 

有微小伤口或瘙痒时,可用碘伏涂抹消毒,勿用酒精。

既往有脚气者,在擦干后立即涂抹抗真菌药膏,如阿莫罗分乳膏。 

 

雨天户外行走指南

  • 外出穿着雨靴

暴雨天气,非必要不出门。如需外出,要避免接触受污染的水,并应做好防护措施,如穿雨靴、戴手套等。

  • 避开导电物体

尽量避开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铁栏杆及树木等有可能导致触电的物体。若发现有电线落入水中,必须绕行。

 

  • 携带长杆探路

避免掉进缺失井盖的下水道,或被积水中的障碍物绊倒。

中央气象台预计

今明两天

南方多地和东北地区

将继续维持多雨模式

 

在此提醒

脚部有伤口

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切记不要蹚水

如需外出请穿雨靴

 

若蹚水后皮肤出现

红斑、水疱、瘙痒等症状

请及时就医

尤其是本身就有

足癣或其他皮肤病的患者

切勿凭经验用药

以免延误病情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