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着、打不开、还夹手……创新设计不能偏离安全底线
2025-05-17 20:38 阅读
新华网微信公众号
找不着、打不开、还夹手……经常有消费者吐槽,一些新能源车的门把手“好看”却不“好用”,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近日,工信部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从源头解决上述问题。
近年来,“隐藏式”“电动式”车门把手似乎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志。有的车企希望借此创新,提升产品辨识度。同时,花样繁多的产品因工作原理不同、设计不同,也给部分消费者带来使用困惑。甚至,一些安全隐患开始逐渐显现。工信部指出,“碰撞、起火等事故中,造成断电现象,使电动式外门把手、电动式车门内把手失效,增大救援及逃生阻碍;无明显、统一标志,增加紧急情况下的操作难度”。
车门把手是极端情况下,驾乘人员和救援人员打开“救命通道”的关键,安全绝不容有失。有网友直言,再炫酷的开门方式,也比不上关键时刻能救命的一拉。
此次意见征集,拟对“隐藏式”“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等作出规定……这些规范将给车企研发生产划定红线——任何科技创新和美学设计,必须基于安全底线之上,不能为了“好看”损失“好用”。(黄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