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总关情
5月16日,记者走进上高县镜山小学和锦阳小学的教室,一排排崭新的可躺式桌椅格外引人注目。
“以前趴在桌上睡,醒来胳膊都麻了,现在能躺着睡,舒服多了!”镜山小学五年级学生李欣怡兴奋地说。同学王磊也笑着补充:“午休好了,下午上课更有精神!”
上高县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总督学袁立然介绍,传统的课桌椅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上高县投入近70万元采购了1100套可躺式课桌椅,在两个小学试点推广,有效改善学生的午休质量,赢得好评。
不仅要让学生睡好,还要让他们吃好。近年来,上高县投入1499.6万元对全县城乡中小学食堂进行新建和改造,严格筛选食材供应商,确保午餐营养安全。
考虑到部分家长工作繁忙,孩子放学无人照看的问题,上高县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打造了5个四点半课堂,聘请6名童伴妈妈,并动员志愿者、社区干部等参与,为孩子们提供课后托管和兴趣培养服务。
16日下午,在锦江镇锦惠路社区的四点半课堂,童伴妈妈黄清连正带着孩子们做游戏,欢笑声此起彼伏。其他孩子有的学习沙画,有的练习舞龙,还有的在玩排球等。“以前放学后只能在家看电视,现在能和朋友们一起玩,还能学新东西,太开心了!”二年级学生刘小雨说。
“一小”连着“朝阳”,“一老”连着“夕阳”,都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
“有了助行器,我又能出门了!”上高县田心镇江南村的脱贫户陈再兴激动地说。得益于适老化改造政策,政府补贴大部分费用,他个人出一点,就换了一辆电动助行器。如今,他的活动范围从家里扩大到了村口的小卖部、休闲广场,生活更加便利。
据了解,上高县已为290户老年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包括安装扶手、防滑地板、智能呼叫设备等,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除了硬件改善,上高县还注重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在敖阳街道和平路社区老年大学,每周都能看到老人们参加各类课程。舞蹈、合唱、旗袍走秀、戏曲……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这里成为老年人的精神乐园。
目前,上高县已建立25支特色助老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各类活动,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陆妍妍 本报全媒体记者 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