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三语文试卷出现伪唐诗?当地教科院回应
在湖北省一张高三联考语文试卷上,一道古诗文赏析题中的唐诗《秋江别友》,被考生指出“查无此诗”,并且作者王晦之也被查出并非唐朝诗人。一时间,此事引发网友极大的关注。5月21日,试卷命题部门十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诗歌确实是采用了唐诗风格,是一位研究生导师的讲课稿。那么,模仿唐诗风格的诗歌能不能称为“唐诗”?对此,有江西学者表示,“肯定是不能算唐诗。”
湖北一考卷的“唐诗”出自研究生导师自创
近日,网友热议2025年湖北省七市州高三联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道9分的阅读题。命题组让学生阅读一首名为《秋江别友》的“唐诗”,作者为王晦之,并要求学生对该诗进行赏析。考试之后,不少考生发现“查无此诗”,怀疑这是一首伪唐诗。
记者查阅到,该诗歌全文为:“孤帆天际没,暮色入蒹葭。雁字分云迹,蝉声咽岸沙。远山衔落日,秋草接平涯。欲问重来日,心随流水嗟。”当地考生表示,对于作者王晦之的信息也无法核实,从目前能搜索到的资料上看来,唐朝并没有这位诗人。
5月21日上午,记者连线十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组一名工作人员,他表示,这是今年3月份一场联考的语文试卷,确实是采用了唐诗风格,使用了一名研究生导师的讲课稿。“这首诗确实为原创诗,目前是否能定义为唐诗引发关注,当然这个事确实是有些不严谨。”该工作人员表示。
网友热议:原创古诗能算唐诗吗?
实际上,从3月份考试结束后,一直持续到目前,仍有不少考生及网友质疑,既然是研究生导师,采用唐诗风格创作的一首诗歌,那么是否可以定义为唐诗?对此,多数网友持否定的看法。
“第一次听说古诗还能原创!”“那怎么能说是唐诗,直接说完成这首诗歌不就行了!”不过除了对唐诗定义的问题。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个其实比唐诗还容易点,出题人估计水平没有那么高,所以情感直接明面写出来了!”
学者:仿写诗不能称为唐诗
对于这首仿写原创诗,学术界是如何看待的?
江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宋光亚表示,诗按照体裁分类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通俗来说,唐诗指的是唐朝人写的诗,它并非一种体裁称呼。而且诗的每个体裁最终定型都是经历很长时间甚至是横跨了多个朝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是现当代人自创传统古典诗歌式样不宜称唐诗,具体就本首诗来讲,建议称其为近体五律(诗)。此外,他也表示,作为考题,其标为“唐诗”可能只是便于不专业的普通人(如考生等)更宜理解、做题。
江西知名学者、作家田亩则认为,唐诗的风格非常丰富,因此模仿唐诗风格,就定义为唐诗,明显不行。“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我认为,教育部门还是应该严谨一些,不应该混淆概念。从宋代开始就有不少人模仿唐诗的风格进行创作,一直到现代都有,也不足为奇。”田亩认为,出现在高中生语文考试中,混淆唐诗的概念,十分不妥。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此进行相应的调查处理。
湖北省教育主管部门对此事是否有相应处理,21日下午,记者多次拨打湖北省教育厅官方热线,但无法联系。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赵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