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探校!这个学校的“4+1”模式很赞
▲活动现场。摄影∣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付强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付强报道:日前,深圳理工大学迎来今年首场校园开放日,本报记者受邀参加活动。活动期间,近万名学生和家长走进学校,通过校园参观、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深层次了解了深圳理工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招生政策、培养模式、师资力量等信息,感受优美的校园环境。“我对计算机科学很感兴趣,深圳理工大学的‘4+1’模式让我很心动,既能学习理论知识,又能直接进入实验室实践,对未来的科研和就业都有很大帮助。” 来自江西的家长曾女士表示,“我们一直关注深圳理工大学的发展,今天实地参观后,发现学校的科研资源和培养模式非常独特”。
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介绍,该校是一所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公办普通本科学校,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办学模式,坚持“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走“小而精”的办学之路;学科建设上,追求优势特色,不求全但求强;学生培养上,不求多但求精,开展精英式本科教育。“大学各有千秋,深圳理工欢迎敢闯敢试、理论实践结合、喜欢多元校园生活、敢于交流的学生”。
该校教务长赵伟表示,学校是国家探索新型办学模式的试点,围绕“六深”(“深脑、深智、生命、深空、深海、深地”六大领域)理念构建学院、研究院、书院“三院一体”培养体系:学院夯实专业基础,研究院强化科研创业能力,书院塑造人文素养。教学上实施“4+1”培养模式(每周4天课程学习+1天科研轮转),由院士领衔的师资团队授课。目前,部分大一学生已开展科研、发表文章,在各类竞赛获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报告会特别安排了首届本科生分享环节。作为深圳理工大学首届本科生,江雨馨分享了她的就读体验。在填报志愿时,她被深圳理工“重实践、强科研”的培养模式深深吸引。在一年的学习生活中,她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体验了跨实验室轮转和企业参访,书院的文化生活也为她的校园生活增添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