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这么多人执着于“出片”?
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
“毛坯的人生,精装的朋友圈”
指的就是生活中就算历尽艰辛
也要在朋友圈发出最光鲜精致的照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拍出好看的照片变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大家将拍出从构图到表情到氛围
再到头发丝的飞扬程度都完美的照片
称为“出片”
今天我们就想来聊聊“出片”这件事
你知道这个年头大家为了
拍出好看的照片有多拼吗?
那可不是简简单单地在镜头里
摆出漂亮的表情这么简单
首先就是设备
有人出门玩从背包里随手就能掏出一排设备
手机、单反、ccd、拍立得、胶片机……
不同的拍照设备可以拍出完全不同的照片效果
最近还有人专程花费上百元拍摄一张
被称为“拍一张少一张”的撕拉片

图片源自网络
其次就是装扮
要选择与目的地相匹配的衣服和妆容
甚至有些是专门为了场景而选购的“次抛”服饰
最后也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修图
从相册的数百张照片里选出最优秀的几张
皮肤有瑕疵,修!
颅顶不够高,修!
背后游客太多,修!
经过这样一套前期筹备、中期执行
后期“力挽狂澜”的流程
才算真正的“出片”
这也让很多人不禁想问
这么折腾地“出片”图啥?
探求“出片”的心理
一方面是每个人都想记录下自己美好的一面
成为日后可以翻阅的美好回忆
看到完美的自己身处美丽的风景之中
本身带来的情绪价值就是出片的意义


图片源自网络
另一方面“出片”本身就是一个技术活儿
光线、姿势、修图技巧缺一不可
一次“出片”也是对拍摄者创意和技术的考验
最后成片提供的成就感也是不可忽视的
同时很多人也是受到互联网的影响
在一次次相关内容推荐的影响下
在一句句“一生要出片的中国人”
“苦了谁也不能苦了朋友圈”中
谁能忍住不试一试?
但是追求“出片”也需要注意适度
不要因为拍照而忽视身边更重要的东西
有人会喊着“不出片誓不罢休”的口号
给同行不追求“出片”的朋友
强加上专属摄影师的头衔
一个景点翻来覆去拍摄数十分钟
拍完照太阳落山了
饭菜也放凉了
两人的关系也在旅游之后降温了
有人为了出片在一个景点前站定不走
甚至要求其他游客为其让出空间
影响到了他人的出游体验
还有人为了追求氛围感照片
跑去禁止行人入内的隧道
未开发的景区
在冰天雪地穿着轻薄的衣服
冻得瑟瑟发抖也要先“出片”再说
抱着“危险不会降落在我头上”的侥幸心理
冒着生命安全的风险“出片”
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诚然拍出好看的照片是一件快乐的事
但随手记录下有瑕疵的自己
窘迫的自己
不小心翻白眼的自己
未尝不是一种“出片”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
由快乐的、悲伤的、邋遢的、气愤的……
这些多面的自己组成的
生命更重要的是体验的过程
而不仅仅是按下快门那一瞬间的碎片
不应该让自己困在
不“出片”就白走这一遭的焦虑之中
你拍照追求“出片”吗?
你怎么看待拍照“出片”这件事?
留言区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