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过紧日子成为习惯

2025-05-26 05:02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王楠 图)

  “坚持从严从简,带头过紧日子,勤俭办一切事业,降低公务活动成本,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带头过紧日子”写入了党政机关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时隔近12年,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之际,此次《条例》的修订,与时俱进、正当其时。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事关修身兴业的大事。2013年,为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制定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并逐步形成了以《条例》为主干、由各方面专门配套规章制度共同构成的反浪费制度体系,有效遏制了一系列作风突出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有力巩固了党的执政根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不是一时之需、权宜之计,而是一贯的、长期的、常态化的刚性要求。新修订的《条例》就加强党政机关经费使用管理、优化政府投资方向和结构、强化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意味着过紧日子不是简单的压缩开支,而是要精打细算、科学统筹。各地区各部门应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对非必要、非刚性支出能省则省。同时,积极盘活存量资金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了把有限的资源真正用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来。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过紧日子作为习惯、形成常态,艰苦奋斗,节用裕民,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加大对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以紧日子的“减法”换取民生福祉的“加法”,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严禁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条例》中列出的“负面清单”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为具体落实明确了着力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各地应严格落实政府采购、公务活动、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等节约规定,对违反《条例》的行为,依规依纪依法及时警示、及时查处、及时治理,让每一项规定都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以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坚决遏制和根治铺张浪费的作风之弊,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树立节约观念、俭朴意识,节约集约使用资金,坚决杜绝各种浪费行为,把过紧日子的理念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全过程,努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潘铎印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