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小学科学“出彩课堂”新教材培训暨“AI赋能科学课堂”主题研讨活动在江西师大附中瑶湖学校举行 

2025-05-26 10:35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为深入贯彻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推动新教材落地实施,探索人工智能与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近日,南昌市小学科学“出彩课堂”新教材培训暨“AI赋能科学课堂”主题研讨活动在江西师大附中瑶湖学校顺利举行。活动由南昌市教育评估监测和技术推广中心主办,高新区教育事业发展中心、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瑶湖学校承办,通过课例展示与主题研讨探索AI时代科学教育新范式。南昌市小学科学教研员万勇老师亲临指导,各县区教研员、市学科中心组成员及各校小学科学骨干教师近200人参加本次活动。
    江西师大附中瑶湖学校罗金香老师执教的《观察一杯水》,以数字人情境创设开启科学探索之旅。巧妙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回顾知识,感官探索贯穿闯关环节,一步一步去探索水的特征,实验环节学生积极性高,利用AI对话答疑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节约用水理念自然融入科学认知,实现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培育。
    南昌市湾里伶伦学校艾丽丽老师执教的《哪个流动得快》,以"液体运动会"为情境架构探究场域。通过设计"赛道~计时"等控制变量对比实验,助力抽象概念的形象化理解,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最后通过水的作用拓展,激发学生们节约用水意识。
    在主题研讨环节,江西师大附中瑶湖学校龚代富老师带来讲座《从感官探索到思维进阶》。他表示新课标理念中“多感官协同观察”是低段教学中科学启蒙的底层逻辑,他以《观察一杯水》为例,表示从感官探索到思维进阶要通过分层引导,唤醒科学观察本能;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搭建科学表达支架;关注教学评一体化,构筑素养发展闭环,在AI大环境下,AI技术赋能,既要拓展教育思维的维度,更要守护儿童原生态的探究体验。
    南昌市湾里管理局教师发展中心齐勇老师带来讲座《巧用方法,引领孩子探索科学世界》。齐老师系统分析了科学课堂的八大环节,表示教学中技术是为思维服务的,要创设“有冲突的情境”激发认知动机,构建“有梯度的探究”培养高阶思维,实施“有温度的评估”增强学习内驱力,为AI时代的课堂转型提供可行性建议。
    最后,南昌市小学科学教研员万勇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万老师提出问题“AI赋能的起点在哪里?”引发大家思考,并以两节展示课为例强调了AI 赋能科学课堂的意义在于能让科学感知更立体、科学方法习得更高效、科学思维发展更充分。万老师还描绘了“AI+科学教育”新图景:通过AI感知实现实验数据的精准采集,借助虚拟仿真技术突破时空限制,运用学习分析系统构建个性化评价模型等;并提出了AI 赋能科学课堂的有效策略,鼓励教师通过课例打磨、工具实操等方式,提升整合技术与学科的能力。
    本次研讨活动通过课例实证与理论思辨的双向互动,为区域科学教育发展提供了创新交流平台。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全市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将勇于迎接AI,积极探索"AI+"时代的科学课堂育人新模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