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范镇:蝶变绽芳华 乡韵谱新篇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 陈佳妮)近年来,瑞昌市范镇紧扣美丽集镇建设目标,以“绣花功夫”雕琢集镇品质,用面貌之变、功能之变、产业之变书写发展答卷,一幅颜值与内涵兼具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面貌之变:化身颜值担当
行走在范镇的集镇上,道路干净整洁、店招整齐划一,车辆停放规整,行人井然有序……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画面跃然眼前。
范镇以“农耕田园小镇”为总体定位,投资300余万元实施风貌改造工程,精细雕琢集镇肌理,以稻谷黄和湖水蓝为配色累计改造外立面5万平方米,同步更换店招40余块,统一集镇街区外貌风格,沿着瑞南线向西行,和谐的外观打造沁人心脾。在空间风貌重塑上,除了地面要“整齐统一”,空中也要“井然有序”,针对“空中蜘蛛网”问题,范镇筹集400万元完成6km空中线网整治及强弱电下地工程,实现“头顶上的革命”,有效解决飞线问题。在“亮点”上做文章,以河流景观为依托,对沿河设施提升改造,包括500米沿河亲水平台、观景平台、沿河步道等。闲暇时光在步道上散步,形成了以远山为画、以近河为景,山水相依,悠然自得的画面。在此基础上,结合范镇非遗河灯文化,建设有活动舞台、文化连廊、河灯景观等,建设富有范镇特色的河灯文化广场,既为群众提供了文化展演、休闲娱乐的新空间,又成为展示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

功能之变:打造宜居家园
美丽集镇建设不仅要“面子”好看,更要“里子”实在。范镇坚持外修“颜值”、内提“素质”,投入500万元完成三横四纵主干道及集镇全域背街小巷整治,筹集100万元实施美化亮化提升工程。新改建3km地下管网及增设3个微动力终端,彻底根治生活污水直排问题。
公共服务设施的提档升级,是让居民幸福感节节攀升的重要环节,针对违规经营、占道经营等问题,范镇新建集镇农贸市场,沿街贩卖得到根本整治;以文化站和便民服务大厅为阵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改造2000余平米篮球公园,建设500平方的风雨篮球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和美乡村建设既要“塑形”,更要“塑魂”,范镇以非遗文化为底色,以文化活动为画笔,连续举办特色河灯节,在炫彩斑斓灯光映照下,一盏盏河灯漂浮于河面,光彩夺目、璀璨动人,反响空前,提升省级非物质文化河灯民俗活动影响力。为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交相辉映,范镇以河灯广场为依托,举办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非遗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同时以“村BA”为切口,带来篮球盛宴,尽显乡风文明时代内涵。

产业之变:激活振兴引擎
打造产城融合的宜业小镇。政府投入300万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1000万元,在镇供销社旧址建设范镇农业产业园,产业园规划建设黄甲山羊奶加工基地、范镇农产品展销中心。其中,黄甲山羊奶加工基地为企业自筹1000万元建设,预计年销售额超过千万元,产品覆盖范围辐射赣北地区。范镇农产品展销中心农产品提供展示推介平台,助力强化范镇农业大镇地位。
在瑞南线的另一头,坐落着江西村联鑫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范镇着眼于整合全镇农业资源,以“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运营模式成立该联村发展加工基地。从春种时的精挑良种、科学播种,到秋收时的颗粒归仓,再到仓储环节的妥善保存,打造完整产业链,不仅能降本增效,更让范镇的粮食产品有了统一、过硬的质量标准,在市场竞争中挺直腰杆,带动周边农业经济蓬勃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从街巷的“颜值蝶变”到功能的“提档升级”,范镇以匠心为匙、实干为刃,向着“环境美、功能全、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大步迈进。范镇将继续深化美丽集镇建设成果,不断提升集镇品质,挺昂扬之姿奋力谱写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