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们见证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形机器人打架!

2025-05-26 15:18 阅读
中国新闻网综合央视新闻、都市快报、网友评论等

5月25日20:30

浙江杭州

一场特殊的比赛正式启幕——

CMG世界机器人格斗擂台赛

有围观战斗的网友直呼:哇哦,铁甲钢拳!

 

2011年,好莱坞科幻电影《铁甲钢拳》在中国上映。电影讲述:2020年,整个世界发生了许多变化,人类拳击不再被允许,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机器人走上了擂台,继续这项火爆的运动,愉悦大众。

 
 

虽然不是2020年,但我们也没有等待很久。

2025年,在继北京亦庄马拉松后,我们见证了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竞技赛事。

 

“格斗之星”花落谁家?

本次赛事分为表演赛与竞技赛两大板块。表演赛中,人形机器人将挑战传统体育项目——格斗,通过单机特技、群体对抗等环节,结合灯光与音乐编排,展现其协同控制与动态响应能力。竞技赛则由四支队伍展开实时操控对抗,参赛机器人均搭载国产自主研发技术。

其中,机甲格斗擂台赛采用积分制,共3回合,每回合2分钟。击中头部、躯干为有效击打,手部动作有效击打计1分,腿部动作有效击打计3分。倒地一次扣5分,被击倒8秒内无法起身则扣10分,本回合结束。

在本次比赛中,操作员陆鑫操控的AI策算师最终获得冠军,获得“格斗之星”称号。

机器人身上留下大量划痕和凹陷

机器人“选手”们在备赛过程中,进行了成千上万次训练、测试、调整,才得以较为灵活地做出复杂动作。

因为每天高强度的训练,机器人“选手”们身上留下了很多划痕、甚至凹陷。不过,工作人员说,这些“皮外伤”并不会影响机器人的比赛表现。

在训练中,机器人“选手”已具备8套基础格斗动作和多个组合动作,包括直拳、勾拳、踢腿等。工作人员揭秘,这些复杂动作的开发过程和电影制作中的“动作捕捉”类似。

据了解,本次大赛是通过“手动遥控”的方式操控机器人进行格斗比赛,也就是说,各个战队是由“机器人选手+真人选手操控”共同完成的,这对于操作者和机器人都是一场考验。

 

从马拉松到格斗,人形机器人学会了什么?

揭秘一:人形机器人如何学习格斗动作?

以参加本次比赛的人形机器人G1为例,它目前已经具备8套基础格斗动作和多个组合动作,包括直拳、勾拳、踢腿等等。

揭秘二:人类如何操控机器人格斗?

在格斗赛场上,操作员主要通过语音控制、遥控控制两种方式实现对机器人的操控,可谓是实时操控,人机协同。比赛前夕,技术人员就已经测试了“语音控制”的人机交互新功能。

揭秘三:人形机器人格斗能训练哪些能力?

据了解,真人拳击比赛是不能用腿的,但机器人格斗赛中,由于不涉及对身体的伤害,机器人可以用腿。如果说机器人跑半马更多的是比拼耐力与速度,那么格斗比赛则对机器人的灵活性与平衡性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赛前训练时“抗击打”“防过热”等极限训练和测试,就是为了让人形机器人在极端条件下依然可以行走并做出复杂的动作。摔倒后,还能模拟人的形态自主站立。

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设备测试员 孙宝岩:因为它本身在打斗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自身挥出一些比较激烈的动作,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对方选手的强烈攻击。在整个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保持平衡,并且在攻击的同时不被对方打倒,平衡的考验是重要的。

揭秘四:机器人格斗赛打开了哪些新空间?

本次机甲格斗擂台赛提供的极端考验环境,能促使算法持续优化升级,提升机器人的性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

 

网友评论

不少网友纷纷感慨:比上次马拉松像样多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