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十九中开展科普讲座

2025-05-26 17:19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吴 童)2025年5月21日,南昌大学植物科学领域专家阳菁博士走进南昌十九中,为全体高一学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作物驯化与人类生活》的科普讲座。本次活动由南昌十九中科教处主办,旨在通过高校与中学的科普联动,拓宽学生科学视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阳博士以“人类如何将野生植物变为粮食”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作物驯化的科学内涵。他指出,全球30种主要作物支撑着人类95%的食物供给,而这一成就源于人类与植物长达万年的“协同进化”。通过展示狗尾草驯化为小米、野大豆演变为栽培大豆的案例,教授揭示了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在作物改良中的关键作用——“不落粒、大粒化、抗逆性增强”等性状的选择,本质是基因与环境博弈的结晶。

  讲座尾声,阳博士展望未来食物科学趋势:“植物代谢产物研究让我们意识到,不同人群对营养的需求存在基因层面的差异。未来,基于个体基因特征的‘定制食谱’将成为主流。”他鼓励同学们关注农业科技前沿:“当你们用手机扫描食物包装时,看到的不仅是保质期,更是基因组测序带来的营养密码。”

  作为江西省首批科普教育示范校,南昌十九中始终将科学素养培育融入办学基因。科教处王主任表示:“我们坚持‘做中学’理念,让科学教育脱离课本束缚。比如要求学生在微农场记录作物生长周期,通过数据对比理解杂交优势;在转基因模拟实验中,用荧光标记基因直观感受DNA传递过程。”

  此次讲座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科学精神的传承。南昌十九中将继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科学家进校园”“中学生进实验室”双向互动,构建贯通式人才培养链条。正如阳博士在寄语中所言:“当你们凝视一粒稻谷时,看到的不仅是食物,更是人类与自然对话的史诗。”在这所校园里,科学的种子正悄然生根,孕育着改变未来的力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