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志|侯拐子麻糍粿
□ 杜维民
农贸市场右侧有条幸福路,两边店铺有卖菜的、卖肉的、烫粉的,其中有家侯拐子麻糍粿生意特别好。
天刚放亮,侯拐子和老婆就在店门口打麻糍粿。
他们把刚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侯拐子挥动木锤打一下麻糍粿,他老婆就双手沾点冷开水,快速翻动一下里面的糯米饭。不一会,麻糍粿被打得通体透亮,侯拐子把麻糍粿装入瓦缸,放进垫有稻草的箩筐保温,便开始炒芝麻。他用大火炒去水汽,小火炒出香味,趁热碾碎,装进木盆拌入碾成粉末的白糖,端到店门口小方桌上,再在木盆前摆上满满一筲箕油条、收钱的二维码牌子和装零钱的饼干盒。他老婆烧一锅开水,泡好几壶茶,放到餐桌上,供顾客饮用。
这时,街上走动的人多了起来,有买菜的、遛鸟的、晨练的、送孩子上学的,众人围住小方桌,举着零钱或手机叫着——
“来两包麻糍粿。”
“给我捏五块钱麻糍粿。”
“给我包三块钱麻糍粿。”
…………
侯拐子戴上口罩,扎条围裙,站在小方桌后,往木盆里捏麻糍粿,捏好十几个后,裹上芝麻白糖,用油条包好或装盘,递到顾客手里。店里几张餐桌陆续坐满客人,人们一边悠闲地吃着麻糍粿、喝着热茶,一边天南海北地聊天。有顾客吃饱后,再带上几包油条包麻糍粿给家人吃。如果油条卖光了,侯拐子就朝屋里喊一声:“拿油条来。”
在屋里炸油条的侯拐子老婆,便从沥油的铁筛里抱十几根油条出来,放到筲箕上。上午约十点钟光景,缸里的麻糍粿见底,侯拐子清点零钱,打扫卫生,收工回家。
早晨,太阳已露出笑脸,店里坐满了等待吃麻糍粿的顾客,侯拐子两夫妻仍在门口打麻糍粿。有顾客调侃道:“昨晚打麻糍粿打累了,早上睡过头了吧?”
另一位顾客接口道:“侯拐子早已打好一缸麻糍粿,因为他老婆往里面掺了早米,侯拐子发现了,骂老婆砸了招牌,要重打。”
同行朱老二看到侯拐子生意好,便用三轮车拉着麻糍粿、油条,在他街对面叫卖,侯拐子麻糍粿卖一块钱七个,朱老二就卖一块钱八个。他站在三轮车后吆喝:“好吃的麻糍粿,一块钱八个。”
朱老二嗓子喊冒烟了,食客仍寥寥无几。朱老二便到侯拐子店里买包麻糍粿来品尝,看味道哪里不一样?结果发现侯拐子的麻糍粿更结实。于是,再打麻糍粿时,往里面泼水少了,还在芝麻里加入了碾碎的花生米,香味更浓。可惜,顾客仍不买账。
古镇居民有冬至进补的习俗,这天大家都要吃麻糍粿,说吃了麻糍粿腰不痛。冬至日,朱老二看到侯拐子店里食客爆满,欢声笑语,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拉住一个刚吃完麻糍粿出来的老头问:“你们为啥都喜欢吃侯拐子的麻糍粿?”
老头用眼角睨了睨朱老二,“你别看侯拐子长得尖嘴猴腮,其貌不扬,他为人厚道,做事敞亮,打出来的麻糍粿香甜软糯、有嚼劲,再加上芝麻多,香味浓,味道不一般。”
“可是,我的麻糍粿也不比他的差,而且还便宜。为什么大家还是喜欢买他的麻糍粿?”
“因为他是拐子。”
“生意好不好跟拐子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侯拐子原来并不是拐子,有天早上,他在店门口捏麻糍粿,一飞车党驾辆跑车飞奔,眼看就要撞到横穿马路的小孩,侯老板冲上前推开小孩,自己的脚却被碾断了……”
朱老二听到这里,推着三轮车默默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