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县人民医院温馨提示:警惕毒虫、毒蛇咬伤
近日,一则有关“女游客在三亚疑似被蛇咬伤身亡”的热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当然目前此事件众说纷纭,并未明确死因,暂时定义为“不明生物咬伤”。但由此可见,毒虫、毒蛇咬伤如果没有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是很容易危及生命的,每年的4—10月,是毒虫、毒蛇最为活跃的时间段,再加上这段时间段也是我们农作、户外活动的活跃时间,所以毒蛇咬伤的发生率大大升高,毒蛇的毒液会对人体产生不可逆的危害。因此,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毒蛇种类:
我省具有剧毒的毒蛇约有10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根据毒蛇对机体的效应分为:
神经毒类:金环蛇、银环蛇
血液毒类:竹叶青、五步蛇、烙铁头、蝰蛇
细胞毒类:眼镜蛇等
混合毒类:眼镜王蛇、蝮蛇等
毒蛇咬伤表现:
被上述毒蛇咬伤,会出现相应的局部伤情及全身表现:
血液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瘀斑、起水疱。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等。如竹叶青、烙铁头,五步蛇。
神经毒: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会逐渐呈现。如金环蛇、银环蛇及海蛇。
混合型毒:即上述两类毒都具备,如眼镜蛇、眼镜王蛇和蝮蛇,容易出现组织坏死。
被咬伤后应该怎么办呢?
被咬后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现场急救
缓步撤离
尽量保持冷静,限制被咬伤部位活动,第一时间缓步离开现场,快跑会加快毒素扩散。
记住特征
尽量记住蛇的基本特征,包括蛇形、蛇头、花纹、颜色,最好可以拍照,以便医生精准用药。不要去捕捉或追打蛇,以免二次被咬。
绑扎伤肢
阻断毒液经静脉和淋巴回流入心,减少毒液的吸收和扩散。但绑扎物品尽量选有弹性的物品,伤口的近心端约5~10cm处,绑扎后每15至30分钟松解一次,每次1~2分钟,不能一直绑扎不放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缺血性坏死。
经上述处理后尽快赶往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抗蛇毒血清:是国际公认的治疗特效药,可以快速中和体内毒素,早期使用抗蛇毒血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目前崇仁县人民医院各类抗蛇毒血清储备齐全。
除了血清这一特效药外,目前崇仁县人民医院引进蛇伤中医特色特效药,分别有蛇伤解毒片,三黄膏等,并且联合外科清创、ICU血液净化治疗,应对重症蛇咬伤及发生皮肤肌肉组织坏死、肝肾等重要脏器损伤的患者。
医保报销
毒蛇咬伤已纳入医保报销,归类为意外伤害类,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急救误区:
捆扎患肢越紧越好
捆扎时间过长、束缚过紧,易导致组织缺血性坏死,后果严重。捆扎的松紧程度大概以能放入一个手指为宜。
切开伤口越深,排毒越彻底
切勿自主切开伤口,开创不当易导致伤者失血过多和伤口感染。
伤口不肿不痛就没事
被神经毒类毒蛇咬伤后的早期症状较轻,易被忽视。如被银环蛇咬伤时,伤口不肿不痛、牙痕浅。咬伤后1~2小时才开始出现乏力、麻木、喉咙梗阻等症状。但此类蛇伤病情凶险、变化迅速。因此被蛇咬伤后应迅速就医。
用嘴吸“毒”
当无法判断是否被毒蛇咬伤时,切莫用嘴直接吸吮伤口,避免毒蛇的毒液从口腔进入人体。
草药治疗最有效
一些人被蛇咬伤后依赖未经科学验证的疗法,如使用民间“药草”、偏方或烧灼伤口等,这些做法往往会延误治疗,并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所以,被蛇咬伤后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医疗救治。
这蛇没毒,不用怕
就算是被无毒蛇咬伤,也可能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因此,被无毒蛇咬伤同样不能掉以轻心,需及时处理伤口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