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江西首家“高度近视和ICL术后白内障特色门诊” 满足患者全程视力需求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近年来,眼科患者差异化需求不断显现,推动细分领域特色门诊创新发展。6月21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成立江西首家“高度近视和ICL术后白内障特色门诊”。这一特色门诊精准服务南昌及周边地区合并高度近视或有ICL手术史的白内障患者,凭借医院眼科专家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先进医疗设备,为每位患者量身打造一体化、定制化的白内障解决方案,助其获得全程清晰视力,实现视觉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双重跃升。

“高度近视和ICL术后白内障特色门诊”正式揭牌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和防盲为一体现代化多功能科室,年门诊人次、年住院量、手术量等主要医疗指标均居全省前列。谈及门诊设立初衷,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周荃表示:“‘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作为全国爱眼日主题被广泛提及,提醒我们应高度关注任何年龄段的眼健康需求。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眼部结构和屈光状态的特殊性,导致这类白内障患者的诊疗难点与普通人群显著不同。本次成立特色门诊,正是希望通过‘一术多效’的视力解决方案,在摘除白内障的同时,针对近视相关的复杂屈光问题进行同步优化,推动眼科诊疗从‘疾病治疗’向‘视觉健康管理’升级,为更多患者拨开眼前迷雾。”
谈及高度近视患者的诊疗特点,该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周荃表示:“在临床诊断中,近视度数超过600度即被界定为高度近视。由于眼部结构的特殊性,这类患者的白内障发病年龄普遍早于普通人群,而曾通过ICL近视矫正的人群更为明显。正因其白内障发病时年纪较轻,在工作与生活中面临更具多样性的视觉场景,因此对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有更高期待,这就要求术中人工晶状体的选择与计算需达到更高的准确性。在人工晶状体选择上需覆盖高度近视度数,同时兼顾眼轴延长、悬韧带松弛等结构特点以保障眼内稳定性,度数计算则需通过多设备联合检查实现测量数据的精准一致。”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周荃
结合多年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经验,该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周荃进一步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公众对视觉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而全程视力所实现的远、中、近清晰视觉,恰好契合现代生活方式的用眼特性。例如,远视力可满足爬山观景的需求,中视力适用于开车时观察仪表盘、办公时查看电脑,近视力则应用于看手机、阅读等用眼场景。临床实践中,全视觉三焦点系列人工晶状体凭借平板四襻结构设计带来了优异居中性与抗旋转性,更广的度数覆盖范围对不同程度近视的精准矫正,成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更加青睐的解决方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周荃为患者检查
受遗传因素影响,万女士此前是高度近视并因此做过近视矫正手术。随着年龄增长,她的视力近年来持续下降,起初误以为是近视加深,直至右眼近乎看不清才就诊,后确诊为白内障。偶然间,她通过短视频了解到有可以一体化治疗白内障、老花眼、近视等问题的方式,便有意尝试。经各项检查与评估,万女士自身眼部及身体条件符合手术指征,结合其意愿最终手术。术后,万女士表示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无法畅快打羽毛球、乒乓球到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从下雨天眼镜起雾到自在驾驶,从看不清远处风景到轻松旅游出行。亲身体验治疗对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后,万女士当下就带父母也检查预约了手术,二老也因此摆脱了高度近视困扰,重新回到“视觉年轻态”。“通过治疗我才了解白内障是不可逆的眼疾,拖得时间越长治疗风险越大,有困扰一定要尽早到医院检查。”万女士建议。
去年6月,人工晶状体国采政策在南昌的落地后功能性人工晶状体价格显著下降,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全程视力更加可望可及。“以惠民政策为契机,我们将依托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前沿技术与先进设备,打造特殊白内障患者群体的专属诊疗平台,通过提供‘私人定制’的个性化诊疗服务,结合更具针对性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帮助患者获得更满意的术后视觉。” 该院副主任周荃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