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让“12345”成为服务群众的“暖心线”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12345热线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强12345热线规范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效能,更好发挥窗口作用,更好解决群众和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更好助力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12345热线是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政策咨询,或是遇到难题,都可以拨打12345求助。当前,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准追求”不断增多,政府的“精细治理”能力也要相应提升。为此,打造12345热线“升级版”,势在必行。可以预见,《意见》的出台必将进一步规范和提升12345热线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发挥“连心桥”作用,让12345热线成为服务群众的“暖心线”。
12345热线并非“万能钥匙”,能够解决所有诉求。此次《意见》明确了分类处理的方式:对应当通过110、119、120、122等紧急热线处理的诉求事项,要即时转至相应热线;对须通过诉讼、仲裁、纪检监察、行政复议、政府信息公开等程序解决和已进入信访渠道的诉求事项,要告知诉求人相应法定途径;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或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的诉求事项,要做好解释说明。这些规定明确了转接、告知、说明等义务,为12345热线划定了清晰的职责边界,既有助于规范热线管理,把有限资源用于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又推动服务资源协调联动,使“超纲越界”的诉求也有回应,让热线更贴心、更得民心。
服务零距离,还得争朝夕。民众的诉求,最盼的就是快速解决。在提升诉求办理实效上,《意见》要求健全“接诉即办”机制,压实诉求办理单位主体责任,优化办理流程,高效解决群众和企业合理诉求。加强对诉求办理的跟踪回访、闭环管理,督促限时办结。对办理质量差、推诿扯皮的诉求事项,通过督查督办、提级办理等方式推动有效解决。可以看出,从“能打通”到“真管用”,《意见》聚焦问题高效解决,持续提升热线“一线应答”“接诉即办”能力,防止部门之间“踢皮球”,提升政务服务质效,跑出便企利民“加速度”,为打造高效满意政府写下生动注脚。
民生无小事,热线暖人心。各地各部门要以《意见》发布为契机,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确保每一个电话都接得通、转得快、办得实,推动热线“温度”与治理“精度”同频共振,高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书写更加幸福温暖的“民生答卷”。
(彭松涛)
编辑:胡宇浓
校对:吴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