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护理全攻略:让呼吸更顺畅

2025-06-27 08:24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典型症状为喘息、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常在夜晚或凌晨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对于哮喘患者而言,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其缓解不适症状,降低哮喘的发作率,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哮喘患者应当对哮喘的相关知识以及护理方法进行学习和了解,从而有效控制病情。

  一、规范用药

  对于部分哮喘患者而言,长期药物控制治疗是控制病情发展的主要方式。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严格遵循医嘱,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换药物。常见的哮喘治疗药物可分为两种,即长期控制药物和急性发作缓解药物。

  长期控制药物。哮喘长期控制药物可分为两种,即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联合制剂。其中,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包括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药品,需要每日规律用药,从而减轻气道炎症,而联合制剂包括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药品,适合中重度哮喘患者,可在抗炎的同时扩张支气管。

  急性发作缓解药物。常用的哮喘急性发作缓解药物为沙丁胺醇,该药物可以快速缓解急性哮喘表现,但不能过度依赖,每月使用次数应在2次以内。

  二、避免诱发因素

  对于哮喘患者而言,诱发哮喘的主要原因是在生活中接触了过敏原或处于刺激环境中,如尘螨、花粉、霉菌、烟雾、香水、冷空气等;另外,呼吸道感染、剧烈运动等也会诱发哮喘。因此,哮喘患者在生活中应当有意识地避免诱发因素,从而降低哮喘发作的风险。

  三、控制饮食

  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还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元素,避免生冷、油腻以及刺激性食物。在对哮喘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对其日常饮食进行控制。比如,多为患者准备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制品、鱼类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护理人员还需要多准备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的食物,如坚果、橙子、猕猴桃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病人抗氧化,并减轻病人的气道炎症。

  四、注意补水

  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补充水分。疾病发作的时候,哮喘患者会出现出汗、呼吸急促等表现,消耗体内的水分。在缺水的状态下,患者的痰液变得浓稠,难以排出,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在对哮喘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叮嘱其多喝水。哮喘发作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打开加湿器的方式提升空气湿度,避免过度干燥。

  五、适当运动

  在身体素质良好的情况下,哮喘患者可以结合自身喜好适当运动,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项目,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提升自身免疫力,并促进病情恢复。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不可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加重患者病情,也会提升复发风险。

  六、加强情绪管理

  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保持平稳的情绪,避免出现过度紧张、焦虑或悲伤等情绪,避免因情绪波动诱发哮喘。因此,患者应学习调节自我情绪的方法,并改善自身的心态,借助阅读、冥想、瑜伽等方法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此外,患者的家属和朋友也应当给予哮喘患者心理上的支持,辅助患者管理情绪,使其在哮喘发作时或日常生活中可以保持冷静,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七、注意观察先兆

  哮喘患者在发病之前通常会有一些先兆表现,如咳嗽、鼻痒、咽痒、打喷嚏等,如果病人出现以上先兆表现,需要及时服用药物,抑制哮喘发作。此外,面对季节变化引起的哮喘,患者可以在发病季节到来的前1个月,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过敏药物,如丙酸倍氯米松、色甘酸钠、酮替芬等,从而预防哮喘发作。

  八、定期复查

  对于哮喘患者而言,定期复查也是护理方法的一种,定期复查可以使患者充分地了解自身的病情状况,也可以掌握药物的治疗效果。此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复查结果对其用药方案进行调整,使病情得到更加精准地控制。通常,哮喘患者复查的项目包括血液检查、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这些项目能够使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加精准地评估。

  哮喘是一种成因复杂的慢性疾病。在确诊哮喘后,患者不仅需要及时接受治疗,还需要加强日常护理,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降低哮喘发作的风险。同时,未患哮喘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当对哮喘进行预防,从而确保自身的健康。

  李冬爱 贺州市八步区第二人民医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