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带娃,防暑“凉”策请查收~

2025-06-27 10:52 阅读
江西省儿童医院

  暑期到来

  孩子若中暑后

  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

  遇到中暑发生

  如何科学处置?

  下面这份防暑“凉”策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中暑是如何发生的?

  夏季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暴晒(强热辐射)的环境中,经长时间剧烈运动后,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机体局部或全身热蓄积超过体温调节的代偿限度时易发生中暑。

  哪些症状可能提示中暑?

  头晕、头痛、反应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

  口渴、心悸、心率明显增快、血压下降、晕厥。

  恶心、呕吐、腹泻、少尿或无尿。

  大汗或无汗、面色潮红或苍白、皮肤灼热或湿冷、肌痛、抽搐。

  发热。

  发病轻重程度

  中暑发病时严重程度不同,根据核心温度,意识状态及临床表现,病情由轻到重可分为:

  轻度中暑(先兆中暑):头晕、大汗或无汗、四肢无力发酸、肌肉疼痛、无意识障碍、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38℃)。

  中度中暑(热衰竭):疲劳、恶心、呕吐、极度口渴、头痛、眩晕、注意力及判断力下降、可出现体位性晕厥(一旦平躺迅速恢复),体温升高(38~40℃)。

  重度中暑(热射病):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意识障碍(如谵妄、抽搐、昏迷),多器官功能障碍。

  儿童更易中暑?

  儿童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易受外界温度影响。儿童基础代谢率高,产热相对多,年幼儿汗腺未发育成熟,体温调节能力不足。

  年幼儿童的自我表达能力不足。

  中暑的现场处置方法

  早识别和干预:感觉不适(头晕、恶心、乏力、大量出汗)+高温暴露,需立即脱离高温环境、休息、补水、降温(轻度中暑/先兆中暑)。

  快速降温:体温极高(≥40°C)+意识不清/抽搐/昏迷,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争分夺秒强力降温(重度中暑/热射病)。

  常用降温方法

  蒸发降温:用凉水喷洒或向皮肤喷洒水雾同时配合持续扇风,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

  冷水浸泡:用大型容器(如浴桶、水池)将患者颈部以下浸泡在冷水中。

  冰敷降温:将纱布包裹好的冰袋置于颈部、腹股沟、腋下等血管较丰富、散热较快的部位进行降温。

  如何预防中暑?

  三项避免

  避免暴晒:不要在正午时段出行,避免太阳直晒,避免长时间在户外停留。出现乏力、头晕、头痛、胸闷、恶心、皮肤不出汗,或者脸色苍白皮肤大汗等情况要警觉是中暑先兆,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睡眠不足疲劳、身体不适未康复时进行户外运动。避免将儿童独自留在密闭的机动车内。

  三项准备

  衣物准备:清凉、宽松、透气、浅色系衣服,防晒物品,遮阳帽、太阳镜、防晒霜等。

  热适应准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儿童开展训练或户外运动,需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勿立即剧烈运动,可逐步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如果出现心跳加快、头晕胸闷症状,立即停止活动,前往阴凉处休息。

  饮水和食物准备:保证充分的饮水,避免大量饮用糖分过高的饮料,此类饮品可能加重水分丢失;同时避免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出现胃部痉挛。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营养均衡。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