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卡脖子”到世界级精度!赣企造“工业母机”如何炼成?

2025-07-01 05:49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原标题:

  十年磨一剑 打造高端“智造”新引擎

  ——记江西佳时特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华

  张吉涛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旻

 

  近日,记者走进江西佳时特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时特)的“5G+智慧车间”,自动搬运车搭载着原材料往返穿梭,机械臂等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一幅幅智能化、无人化的工业生产图景展现在眼前。佳时特董事长刘华表示:“公司生产高精密数控机床,通俗地说是‘工业母机’,并以自产的高精密数控机床为依托,为客户量身打造智能制造无人车间。”

  自创办企业伊始,刘华带领团队便投身于“工业母机”高精密数控机床的研发之中,通过十余年创新攻关,以“江西造”机床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智能制造发展打造“新引擎”。

  2004年,刘华正式成立佳时特。当时,面对国外精密数控机床技术的垄断,国内企业使用的精密数控机床主要依赖于欧美国家进口,机床一旦发生复杂的故障,都需要花大价钱请国外工程师来维修。那时,刘华便下定决心攻克“卡脖子”技术,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端数控机床。

  在机床维修领域积累了丰厚经验基础上,2007年,刘华团队成功研发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实现了从技术攻关到技术应用,他带领团队摒弃了传统主流的丝杆传动技术,启动直线电机机床研发,并将研发高精密数控机床作为主攻目标。为突破技术难题,刘华在公司成立了一支由4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其中半数以上成员具有多年研发工作经历。

  凭着一股不惧挑战、超越自我的精神,刘华带着技术团队持续攻关,2017年,团队终于自主研发出一款采用直线电机直驱技术、定位精度2微米、重复定位精度1微米的高速高精数控机床,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封锁。

  2019年,刘华团队利用国产系统成功研制出全程精度达到2微米、重复定位精度为1微米的高速高精数控机床。这款机床通过快速铣削加工便能实现镜面般的光洁度,表面光洁度高达纳米级。2024年,根据国家机床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四川)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佳时特高精密加工中心研发的高速高精数控机床重复定位精度已提升至0.4微米水平,佳时特的S7系列高精密五轴数控机床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匠心筑梦,攀登机床技术高峰的同时,刘华在智能制造领域提前布局。早在2014年,刘华便在佳时特内部提出了“黑夜工厂、无人车间”的前瞻性概念,经过与战略合作企业共同攻关,佳时特开发了“智慧车间数字平台”,成功打造了首个“5G+智慧车间”,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过程可视化。该产线的成功推出赢得了广泛好评与认可,为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党员,刘华在佳时特深入实施“党建+”科技创新工程,坚持党建引领,点燃科技创新“红色引擎”。从早期机床维修到高端数控研发机床,再到量身定制整条“智造”生产线,刘华带领团队一路披荆斩棘勇攀高峰,成为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