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润童心 乡韵筑梦行”暑期文化传承夏令营在莲花举行(视频)

2025-07-02 16:21 阅读
江西手机报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张星宇、康翔)7月1日,萍乡市麦田志愿者协会携手萍乡学院外国语学院“萍外星光”志愿服务团在莲花县六市乡垭坞村开展“非遗润童心 乡韵筑梦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文化传承夏令营活动。本次夏令营活动为期十天(7月1日至10日),志愿者们用有趣的“非遗课堂”启迪童心,以不懈的脚步丈量垭坞村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将青春力量注入乡村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中。

  稚手传古韵,共筑非遗梦

  “来,这个手应当这样下去,像在扯绳子一样……”志愿者服务团成员黄胜兰耐心地站在前面示范着,后面的几位志愿者则帮着小朋友们一招一式纠正动作。“对,这个手不要崩太紧……”她们耐心地教着,一遍遍示范、指导和纠正,小朋友则聚精会神地跟着老师学习。

  这是萍乡学院外国语学院“萍外星光”志愿服务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夏令营活动“非遗课堂”中的一个场景。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志愿服务团成员们将“八法五步”、安源红色歌谣、萍乡春锣、萍乡花果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融入课堂中,通过故事讲解和耐心教导,以文化润童心,用爱心护童行,大手拉小手,共筑当代乡村非遗传承梦。

  走访老匠人,青春接力承

  在开展支教活动的同时,“萍外星光”志愿服务团成员们还在垭坞村村委和谢菊树老人的帮助下,走访了垭坞村的古迹、乡村的非遗匠人。

  谢菊树老人是村里的“百事通”,他对村里的历史古迹、风俗文化都了如指掌。在他的带领下,服务团成员们踏访了回龙桥。这是一座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的古桥,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以前这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如今已经湮没在蓬草中。谢菊树老人说着,不时露出惋惜之情。志愿服务团成员们一边听着,一边认真地记着,用镜头留下了古桥的身影。

  记录完古桥后,志愿服务团成员还跟着谢菊树老人一起走访了民间匠人聂政光,听他讲述篆书的故事以及垭坞舞龙和威风鼓的历史。聂政光展示的优美篆书令大家沉醉,垭坞舞龙和威风鼓的历史让大家动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一代代人的智慧、情感和历史记忆,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本次活动中,萍乡学院外国语学院“萍外星光”志愿服务团成员们以脚步和镜头记录垭坞历史,用青春传承非遗技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当代青年奋力书写民族文化振兴的青春风采。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