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职业大学:追寻红色足迹,深讨富硒产业

2025-07-03 15:08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为追寻红色足迹,感悟乡村振兴脉搏,7月2日,南昌职业大学“三下乡”情系乡梓社会实践队深入基层,开展了一场融合革命精神传承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深度实践。队员们通过探访革命旧址、沉浸式体验红色历史,以及实地调研富硒产业、对话新农人代表,在行走的课堂中汲取奋进力量。

  图为队员行走于乡间小道合影

  走进农协旧址,见证觉醒力量

  首站抵达“禾丰农民协会旧址”。这里曾是觉醒的农民力量汇聚的红色堡垒。讲解员通过“场景还原”,再现了农民协会成立时的热烈场景:高克勤领导觉醒的农民们武装农民起义,慷慨激昂高举手臂宣告成立属于自己的组织,标志着劳苦大众反抗压迫、争取权益斗争的新起点。旧址内陈列的史料,清晰勾勒出农民运动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图为成员聆听高克勤同志壮烈事迹

  踏访团部旧址,感悟运筹帷幄

  随后,队伍移步至“红三军团二师五团团部旧址”。踏入这方承载着烽火记忆的院落,队员们仿佛穿越回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令人动容的是,讲解员在现场身临其境地演示了红军草鞋的制作过程。只见他拿起粗粝的草绳,手指翻飞间,一双简陋却实用的草鞋雏形渐显。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当年红军战士“脚穿草鞋走万里”的艰辛与坚韧,对革命先辈在物资极度匮乏条件下的顽强意志有了更加具象的理解。斑驳的墙壁、陈设的简陋器物,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们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斗争的坚定信念与卓越智慧。

  图为成员学习体验草鞋制作

  体验标语书写,重温革命初心

  旧址探秘的尾声,队员们亲身体验了“红军标语书写”。手握毛笔,在特制纸张上郑重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党旗引领凝心聚力”等穿越时空的革命口号。这一笔一画的书写过程,不仅是对革命宣传形式的直观学习,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让队员们切身感受到信仰的纯粹与初心的力量。

  图为成员书写红军标语

  探访富硒基地,解码产业前沿

  下午实践重心转向现代农业发展前沿。队伍来到富硒产业龙头——都夏园富硒种植基地。在基地技术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实地调研富硒果蔬的种植技术与产业发展模式。技术员详细讲解了从土壤富硒改良、特色品种选育,到富硒生物转化技术应用、严格品质管控的全链条知识,队员们系统了解了富硒农业的科技含量与市场价值。

  图为探访富硒基地背影

  对话新农人,聆听振兴心声

  实践队特别访谈了都夏园企业负责人——一位扎根乡土、引领创新的“新农人”代表黄帮挺。他分享了企业如何依托当地独特的富硒资源禀赋,克服创业初期的重重困难,通过科技创新,不仅实现了自身发展,更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的奋斗历程。访谈中,他特别寄语青年学子:“乡村振兴这片热土,急需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智慧的新生力量加入,期待你们未来能将所学知识技能播撒在广阔的田野上。”

  图为成员用南昌职业大学特色掌声致谢新农人

  此次实践活动,对南昌职业大学的情系乡梓队的学子们而言,既是一次穿越历史的革命精神寻根与洗礼,也是一次深入现实的乡村振兴认知与探索。队员们表示,将铭记革命先辈的奋斗牺牲,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精神之基;同时,要更加关注乡村发展,努力将专业知识融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生动实践,为赓续红色血脉、赋能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智慧与力量。红色精神与绿色产业在此交汇,照亮了青年学子砥砺前行的道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