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梁重燃新希望:权威专家南大一附院义诊,助力脊柱畸形患者重现挺拔人生

2025-07-03 17:16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7月2日上午9时,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门诊大楼一楼人头攒动,一场承载无数家庭希望的“中国梦·脊梁工程”脊柱畸形大型义诊救助活动在这里温情开启。此次活动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国内顶级公益力量智善公益基金会及北京协和医院权威专家共同发起,为脊柱畸形诊疗困难的患者搭建了一条通往健康的希望之桥。

  公益聚力,惠及困难家庭

  智善公益基金会作为国内脊柱健康公益领域的重要力量,自2013年项目启动以来,已累计捐助全国各地近7505名家庭困难患者。在义诊现场,基金会负责人详细解读了救助政策: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患者,最高可获得5万元手术治疗费用的宝贵资助。同时,基金会还贴心为到场患者免费提供脊柱全长X光拍摄服务,为精准诊疗奠定基础。

  名医汇聚,共筑健康“脊梁”

  本次义诊阵容强大,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院院长张斌教授亲自领衔本院精锐团队,并携手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仉建国教授、副主任医师王升儒教授共同坐镇。听闻顶级专家义诊且可免费拍片的消息,市民杨女士一大早就带着孩子慕名而来。家庭经济拮据的她,眼神中写满期盼:“若能申请到智善公益基金,孩子的脊柱侧弯就有希望了!”这份朴素的期待,正是此次公益活动最生动的注脚。

  深度洞察:早诊早治,守护脊柱健康

  面对镜头,张斌教授深入浅出地普及了脊柱畸形的防治知识。他指出,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弯、后凸、驼背等)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尤以青少年及中老年高发。青少年病因多为先天性遗传或发育异常,而中老年则常因椎间盘退变、肌肉衰减、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因素诱发,外伤、感染亦不可忽视。

  “早期脊柱侧弯症状隐匿,但随着发展,外观畸形(驼背、躯干倾斜)及腰背疼痛会逐渐显现,严重者更可导致心肺功能障碍、呼吸困难,甚至因神经脊髓受压而引发四肢麻木、疼痛、步态不稳。”张斌教授强调,脊柱畸形病因复杂,防治需双管齐下:先天因素重在“早发现、早治疗”;后天诱因则需在生活中注意姿势管理,避免外伤,中老年群体应注重科学补钙与适度锻炼。

  分级诊疗,量身定制挺直“脊梁”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脊柱畸形诊疗领域已形成科学、系统的分级干预体系:

  轻度患者:以预防性干预为主,通过康复体操、纠正不良体态和生活习惯进行早期管理。

  中度患者(侧弯20-30度):采用矫正支具治疗,并辅以康复体操,有效延缓侧弯进展。

  重度患者(侧弯40度以上或伴神经症状):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脊柱畸形矫治,贵在争分夺秒,”张斌教授再次重申,“‘早发现、早治疗’是核心原则。畸形程度越重,治疗难度越大,效果也越难以尽如人意。”

  此次“中国梦·脊梁工程”义诊,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仁心践行社会责任的缩影,亦是其脊柱畸形诊疗领域深厚实力的集中展现。医院以顶尖的专家团队、与国际接轨的分级诊疗理念、切实的公益联动,为江西乃至周边区域的脊柱畸形患者构筑起一座坚实的健康堡垒。当公益的暖流汇入专业的河床,挺直的不仅是万千病患的脊梁,更是他们重获尊严、拥抱生活的无限希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