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解禁”中华田园犬,“文明养犬”也不能放松

2025-07-03 17:31 阅读
大江网原创

  近日,关于多地解禁中华田园犬和部分地方仍在禁养等话题引发广泛关注。

  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本土犬种,中华田园犬在农村和部分城区经常能见到,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事实上,中华田园犬正在从“禁养”名单中被移出。最近几个月,长沙、广州等地宣布对中华田园犬“解禁”,更早之前,深圳、合肥也把中华田园犬移出禁养名录。这对于养犬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好消息。很多喜欢养中华田园犬的人,认为它们能够看家护院、狩猎、增加生活乐趣;但也有不少人讨厌中华田园犬,不仅担心犬吠扰民、随地大小便等,更担心它们会咬人,作为犬主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需要明确的是,中华田园犬被禁养,并非各地的统一政策,比如一些地方一直就没有把中华田园犬列入禁养名单,而近来多地解禁中华田园犬,只是对过去“一刀切”式犬类禁养政策的一种有限松绑。

  对个别犬种的解禁,并非对文明养犬的放松。换言之,虽然多地顺应民意“解禁”不含禁养犬血统的中华田园犬,但并不意味着这类中华田园犬可以彻底“放飞自我”。符合规定的中华田园犬可以饲养,但文明养犬的管理责任也不能有丝毫松懈。毕竟,犬的脾气、秉性很多时候难以准确掌握,犬主人只有不折不扣尽到责任,才能让自己的爱犬更好地生活下去。

  不可否认,在一些场合或时候,犬确实通人性,久而久之,犬容易与主人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但说到底,中华田园犬还是需要人来饲养和管理,它们自我管理能力几乎是“0”,走在路上,它们对公众和社会“无害”的说法站不住脚。进一步讲,养犬活动,直接关乎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这就说明养犬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儿戏。

  说到底,什么犬种该禁养,除了与其本身的习性、生活特点有关,更与犬主人自身的文明素养密切相关。文明养犬的细节做得越好,犬只与公众和社会的矛盾、冲突就越小,大家对犬的接纳度也就越高。

  所以,文明养犬,不能只挂在嘴边,关键看行动、过程和结果。犬主人务必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尽到应尽的责任,比如及时给犬打所需的疫苗,注重犬的日常卫生,出门遛犬给其拴绳,不让犬只离开自己的视线、不带犬只去人员密集区,努力培养其规则意识,避免任何人与犬嬉戏打闹……如此,方能让犬与人类、生态环境和谐共生,也能让中华田园犬的解禁产生积极的社会意义。

  (潘诚)

  编辑:汪凯凡

  校对:吴悦雨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