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钢城”,靠一颗小橘子甜出了“国际范”

2025-07-03 20:34 阅读
大江新闻

盛夏的“钢城”新余,钢花飞溅的工业图景之外,漫山翠绿正孕育着兴业富民的美好期许。

红壤丘陵,绿浪翻滚。在渝水区姚圩镇七里山万亩蜜橘基地,青翠茂密的枝叶下青果挂满在枝头,果农的脸上难言喜悦:“人努力,天帮忙,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在丰产在望的基础上,要做好后期管理,确保产量、品质双提升。”近日,新余市提出,聚焦新余蜜橘产业三年倍增目标,持续强化科技保障、市场推广、品牌打造,不断提升新余蜜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丰产增收。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新余蜜橘是当地特色富民产业。截至2024年,蜜橘种植面积达到21.2万亩,年总产量约24万吨,产值超13亿元,其中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出口国外市场。

一颗小橘子,如何能甜出“国际范”?

 

赣中沃土藏灵气,七秩耕耘橘韵长。说到新余蜜橘,故事还得从40多年前讲起——

 

1977年,原新余县农业局果业专家顾承业、叶前法在姚圩镇彭家村柑橘群体“本地早”中,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枝条。经过精心培育,这株优变品种便是新余蜜橘的雏形,初定名“彭家39号”。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几代科研人员为新余蜜橘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999年,新余市农业部门正式将“彭家39号”更名并申请“新余蜜橘”商标。

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柑橘优良新品种,新余蜜橘被列为江西重点支持的第三大特色主推柑橘品种和全国特色柑橘品种优势产区。2012年,新余也由此获得“中国蜜橘之乡”称号。

 

如今,这颗小橘子可不得了,不仅是新余的地方农特产品的名片,也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截至2024年,全市新余蜜橘种植面积达到21.2万亩,年产值13.2亿元,带动了5万余人就业。

全市拥有连片500亩以上的市级龙头企业25家,果业合作社38个,连片1000亩以上的省级龙头企业5家,拥有1000亩以上的基地11个。

随着产量的增长,新余蜜橘不仅是在国内市场亮出品牌,也在国外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时间回溯至2012年11月,新余第一批500吨新余蜜橘经检验检疫合格,顺利出口俄罗斯,这也是新余蜜橘首次以自主品牌走出国门。

 

这几年,新余更是加快“黄金果”走出去的步伐。去年,新余蜜橘出口量占全市总产量50%以上,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出口占比,新余蜜橘也越来越有“国际范”。

新余市农业农村局果业科相关人员说,目前新余蜜橘已经出口至越南、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等国家,今年眼看丰收在望,现在已经着手加紧拓展海外市场的销售渠道,争取能进入更多国家市场。

 

肉嫩化渣、酸甜可口、风味独特,尝一瓣新余蜜橘,便可领略其独特魅力。

 

因“工小美”著称的新余,如何把“小橘子”孵化成大产业?

相关专家认为,农业产业化路径,无外乎就是要找准路子,在“土”字上谋出路,在“特”字上求不同,在“产”字上下功夫。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和新余特色富民产业,蜜橘产业如今已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抓手。

绝招在哪?保持战略定力很重要。

多年来,新余精心谋划蜜橘产业发展蓝图,并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以及产业化经营方面做了诸多努力。

6月22日,新余提出要发挥好产业链链长制作用,加强资源整合和部门协作。要继续深化与江西农业大学、果蔬储藏与保鲜省重点实验室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强化科技赋能。

作为新余规模最大的“土特产”,该如何抓住机遇,把新余蜜橘整个产业的品质提高起来,把产业品牌做响,把营销的市场面做宽?

这是从量变到质变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今年3月,新余召开了新余蜜橘产业链工作推进会,要求抓好链条赋能,打通生产、加工、营销、流通等环节的“中梗阻”,不断提升新余蜜橘品牌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

去年,新余提出了要树立农业现代化理念,因地制宜提升新余蜜橘的绿色生产力和品质竞争力,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健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努力将新余蜜橘产业建设成现代化大产业。

 

碧玉凝霜千岭秀,黄金缀树万村香。这是新余蜜橘产业发展的未来写照。

 2024年,《新余市推动新余蜜橘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明确提出到2026年,全市新余蜜橘面积增长并稳定在22万亩,总体实现高产稳产,总产量达到5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50亿元,带动农民就业5万人左右。

 

蜜橘产业的繁荣,为新余市蜜橘从业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这是一个富民产业,给种植户带来了不错的收入。”江西德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贺平告诉大江新闻记者。

 

10多年前,贺平开始种植新余蜜橘,一共有4000亩,目前已经有2000亩挂果,每年产量有约800多万斤。最近几年,新余极为重视发展蜜橘产业,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种植户都充满信心。根据目前的预测,今年全市约有10亿斤的产量,又是一个丰收年。

新余蜜橘经过四十多年的推广与发展,逐步形成规模与市场,成为我国具有特色的地方柑橘品种。

不可否认,与周边省、市蜜橘产区相比,新余蜜橘品牌建设还存在不耐贮藏、产业示范带动还不强、资源优化与整合力度还不够等问题。

把一颗果子的价值最大化,新余要玩出新花样——“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以橘促旅,以旅兴橘,深挖文旅发展潜力。

 

举个例子,为打造“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新样板,去年10月,新余市把仙女湖马拉松赛与新余蜜橘文化节融合举办,通过将体育赛事与文化节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新余市农发集团董事长黄屹东认为,要围绕打造新余蜜橘产业链,创建高端自有品牌。加快推动产业融合智创园建设项目落地,实施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升品质和产量。

新余蜜橘,期待下一个金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