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南昌大学口腔医(学)院先进基层党(总)支部风采展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南昌大学口腔医(学)院各党总支、党支部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涌现出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吧~

学生党总支:党建引领育医心,三维聚力谱新篇
南昌大学口腔医学院学生党总支所辖本科生党支部、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三个党支部,其中教工党员5人,学生党员96人。学生党总支以党建红心引领学术匠心,用医学仁心滋养学子初心,紧密围绕“铸魂育人”发展主线,构建“思想引航+科研育人+社会服务”三维支撑体系,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党建育人新模式。
强基固本筑堡垒,全面激活生命力
每年组织党员赴于都、瑞金等革命圣地开展沉浸式党性教育,通过革命旧址实景教学深化党性锤炼。开展廉洁从业专题培训,将医德医风建设贯穿学生党员发展全周期。近年来荣获多项荣誉:南昌大学第二届“奋进新征程,勤廉促一流”优秀家风故事评选会校级二等奖、国防知识演讲比赛校级一等奖、南昌大学“信仰之路”微党课大赛学生组二等奖等荣誉,所辖党支部获批南昌大学第二批次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

立德树人显担当,凝聚发展向心力
创新“三全育人”,建立“学业预警-精准帮扶-成长追踪”三位一体的闭环管理机制,切实提升育人实效。教师党员带头在解决学生急难愁盼上做表率,帮扶多名学业困难学生,成功干预心理危机事件,有效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支部教师党员先后荣获南昌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南昌大学优秀辅导员、江西省优秀住院医师等多项荣誉。
医教融合强人才,锻造硬核战斗力
“党建+专业”双轮驱动,通过临床技能-科研创新-科普创作,推动人才培养。立足口腔医学学科优势,组建由学生党员领衔的科研先锋队,取得显著成效,近三年累计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40余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实用新型专利21个,获批江西省创新基金项目9项。支部党员参加国家级以上学术会议30人次,多人次在大会主题发言。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省级银奖1项、铜奖2项及优秀组织奖1项,彰显了突出的科研创新实力。所辖党支部开创“守正·启思·笃学研创交流论坛,搭建了学生与党员间,学生与导师间的沟通桥梁。
守护健康强使命,志愿服务硬实力
精心打造“研护口腔·实践领航”“牙牙赣将”“学生口腔保健志愿服务”等多个品牌,创新开展“护牙助成长”“笑颜倍增”等系列特色活动,构建“校园科普+社区义诊”的立体化服务体系,取得显著成效。连续13年组织学生党员深入革命老区开展服务,2024年累计举办口腔健康讲座近50场,为近3000名儿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切实守护青少年口腔健康。本科生党支部志愿服务团队入选2023年全国大学生口腔健康志愿宣讲优秀团队,多次获评“江西省优秀社会实践服务队”。
儿童口腔科党支部:党建引领护童心 医心向党践初心
儿童口腔科党支部现有党员11人,支委班子构架科学规范。“守初心,童成长”为党支部品牌。
强基固本筑堡垒:打造凝心聚力的红色阵地党支部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在东湖、红谷滩院区打造党员活动室与党建文化墙特色阵地,创新融合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研讨模式,增强学习成效。系统实施“双培养”机制,近几年,多名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多名优秀青年向党组织积极靠拢。获评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先进党支部”,入选南昌大学第二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获评“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及南昌大学“青年文明号”集体。
技术创新强业务:党建与医疗融合的“儿童模式”
支部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党员带头攻关,骨干紧跟突破,推动党建工作与临床业务深度融合。诊疗技术对标国内先进:应用舒适化口腔治疗、牙髓血运重建术、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等核心技术,配备显微镜、计算机控制局部麻醉等设备,开展舒适化全麻下儿童口腔综合治疗,为中重度牙科畏惧症、残障儿童提供无痛诊疗方案。服务场景融入童趣关怀:打造“森林”“海洋”主题特色诊区,规范实施“四手操作”标准化护理模式,通过吉祥物“海豚童童”互动陪伴与就诊纪念礼赠等举措缓解儿童就诊焦虑,形成“环境安抚+技术镇痛+心理疏导”的全流程特色服务体系。疑难病例党员带头攻坚:针对牙外伤序列治疗、畸形中央尖等复杂病症,组建党员技术攻关小组,集中攻关活髓切断术,炎性活髓保存,牙髓血运重建,断冠粘接等关键技术,显著提升年轻恒牙外伤活髓保存成活率。
公益惠民践宗旨:构建三维度服务矩阵
支部以“党建+公益”模式,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校园、社区等。
校园科普:十年坚守护成长
连续10年开展“六一”爱牙系列活动,年均为超1000名儿童提供免费涂氟、窝沟封闭服务;创新“小小牙医体验课”,通过角色扮演、龋齿模型演示等互动形式,在南昌20余所中小学开展口腔健康筛查,累计覆盖5000余人次。结合“9.20全国爱牙日”,推出“口腔健康进校园”专项行动,党员医生化身“科普讲师”,以《乳牙蛀了需要补吗?》《乳牙出现“地包天”了,怎么办?》等主题讲座破除公众认知误区,相关科普内容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广泛传播。
社区服务:八区联动送健康
响应“南大口腔健康送到家”行动,党支部党员牵头覆盖8个社区,开展“口腔帮帮团”义诊活动,为数百名居民提供免费口腔检查与个性化健康指导。以“学龄期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为主题开展线上科普宣教,形成“线下义诊+线上科普”的立体化健康传播网络,收获400多万观看和转发。
精准帮扶:特殊儿童有“医”靠
推出“特殊儿童阳光护牙计划”,党员团队定期走进“芊梦儿童成长中心”,为孤独症儿童定制“一对一”护齿方案,通过行为诱导、舒适化诊疗等方式,解决特殊群体就诊难题,获评“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口腔修复科党支部现有党员18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7人;博士(含在读)6人。支部坚持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在服务患者、推动学科发展上,不断攀登守护口腔健康、重塑患者笑容的新高峰。
组织架构“全”,筑牢堡垒根基
支部班子健全,按照专业门类设立两个党小组,使组织触角延伸至各专业组。支部将党建工作目标与科室建设规划、年度重点任务同推进,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确保发展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建立“理论学习+业务提升”常态化机制,通过“红色微课堂”“技能大比武”“典型案例研讨”等形式,推动党员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双提升”。
党建成果“丰”,擦亮先锋底色
支部连续获评医院“先进基层党组织”,多人荣获南昌大学“青年五四奖章”“青年岗位能手”“优秀青年志愿者”“学雷锋标兵”;多人荣获院“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团干”。支部党员主动请缨,作为2025年第一批“1+N”柔性援疆医生,赴新疆阿克陶县人民医院帮扶,指导当地完成首台口腔种植手术,实现“零”的突破,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担当。
业务发展“优”,彰显担当作为
支部委员在科室发展中担任攻坚骨干,支部党员在医教研各项事业中成为突击先锋,带领科室成员锐意进取、争优创先。医疗技术领跑区域:数字化修复、微创美学修复等技术达区域领先水平;创新开设“老年口腔特色门诊”,为老年患者提供精准、贴心、周到的诊疗服务,助力银龄群体“吃得香、笑得甜”。构建“机构+社区+老区+基层”四维服务网络:组织党员深入养老机构开展口腔健康科普120余场;为行动不便的老红军、优抚对象提供上门诊疗80余次;赴上饶市横峰县总医院等基层单位开展巡回医疗、技术指导,助力提升当地诊疗水平;用“小牙齿”守护“大幸福”。
教育教学成果丰硕:中部五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荣获二等奖1次,第五届江西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次,2024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中日韩修复学术会议3人次,荣获优秀壁报展示1次;指导本科生荣获2024年大学生创新训练省级项目1次,荣获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普大赛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指导学生荣获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题资金项目1人次;指导的研究生荣获江西省优秀硕士论文奖;指导口腔医学院学生获得2024年南昌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校级项目立项1项。
科学研究屡攀新峰:近五年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市厅级基金项目12项,其中国自然青年项目1项,实现江西省、医院青年项目零的突破。省级精品课程1项,省级虚拟仿真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校级教改项目5项。荣获江西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出版、翻译3本书籍,发表SCI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