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如我+”行动:角色互换中的民生温度
▲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在窗口体验业务办理。摄影|通讯员刘兆春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侯艺松 实习生任一格报道:“小何,这批快递中午前得分拣完,千万别出岔子……”日前,在会昌县“互联网+”第四方物流集配中心内,县委社会工作部干部何玉玲换上工装,化身快递分拣员,在经验老到的“师傅”指导下,埋头投入到分拣、搬运包裹等高强度工作中。
“这次‘如我是快递分拣员’实践活动,让我对快递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真没想到分拣员的工作这么辛苦。”几个小时下来,何玉玲的衣衫已被汗水浸透,反复弯腰的动作更是让她累得直不起腰。她深有感触地说:“实践中我们收集到不少一线反馈,像极端天气下的配送保障、高强度劳动中的健康防护等问题,都得好好琢磨。往后工作里,我们更要盯着新就业群体的真实需求,把关怀实实在在送到他们心坎上。”
这场特别的“如我是快递分拣员”活动,是会昌县创新开展“如我+”行动的一个生动切片。今年6月以来,为推动党员干部转作风、优服务,该县以“主动换位思考,树立‘如我在办’理念”为核心,通过“体验式”下沉调研查摆问题,聚焦小切口“微改革”,着力办好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关键小事”。
不动产登记办理中存在的流程繁琐、环节过多、材料重复提交等问题一度是办事群众和企业的“烦心事”。“假如我是办事群众,会不会为重复提交材料而着急?要是企业经办人,能否忍受繁琐的流程?”在县自然资源局“如我在登”体验调研中,业务负责人、工作人员走进办事窗口,从取号、填表到提交材料、等待审核,一步步亲历办事全过程,并聚焦企业需求,模拟项目登记全流程,细致记录每个环节的堵点与难点。
“坐在群众的位置上,才懂‘急难愁盼’不是空话。”一位参与体验的工作人员感慨道。在连续多日的体验中,大家梳理出材料重复提交、部分环节衔接不畅、系统不够完善等问题,并针对性整改——优化11项办事流程,20项高频业务压缩到1小时办结,让办事流程“瘦身”、服务效率“提速”。
“之前听说办二手房转移至少要花半天时间,没想到一个小时就拿到证,这效率真是没话说!”刚办完业务的市民刘先生拿着崭新的不动产权证,对着窗口工作人员连连点赞。
“我们将以此次‘如我在登’行动为契机,开展办事流程体验、窗口坐班体验等活动。”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钟平表示,针对查找出的漏洞和不足,将第一时间整改完善,着力打造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
庄口镇通过“乡村夜话”创新开展“如我+”群众“找茬”活动,搭建起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桥梁,通过听民意、找问题、优服务的务实举措,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在“如我是网格员”行动中,县城市社区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股室负责人穿上红马甲,亲身体验楼栋巡查、隐患排查、居民诉求处理等网格工作,感受“网格管理精细化”背后的艰辛与温度……从政务大厅到田间地头,从快递站点到居民楼栋,这场“以心换心”的实践持续释放着治理效能,成为全县3000余名党员干部行动自觉,为基层治理与民生改善持续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