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传媒职业学院广播影视系:青衿寻迹赣南红,青春对话千年韵

2025-07-08 09:47 阅读
大江新闻

7月6日,江西传媒职业学院广播影视系暑期“三下乡”影映致远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先后参观会昌县博物馆和风景独好园,以“行走的课堂”形式开展红色文化与历史文明主题研学活动。

通过沉浸式参观与深度交流,队员们在千年古邑的文物中触摸历史温度,在红色旧址中汲取奋进力量,以青春视角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与责任担当。

探千年古邑文脉,凝聚奋进力量

会昌县博物馆是赣南地区重要的文化地标,其前身为1969年成立的“毛泽东同志在会昌革命实践宣传办公室”,馆藏文物生动展现了会昌从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积淀。

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践队队员们依次参观了“千年古邑·独好会昌—会昌县历史陈列展厅”“百匾堂”及“客家民俗文物展”。展厅中,一件件文物与场景复原再现了会昌先民的生活图景,从明清家具到唐铭文楔形砖,从客家匾额到民俗器具,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厚重的人文底蕴与独特的地域文化。

 

在“百匾堂”,队员们驻足于130多块跨越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客家匾额前,聆听匾额背后承载的功名道德、家族荣耀与寿庆祝福,感悟客家人崇文重教、敬祖睦族的精神传统。通过与文物的“对话”,队员们不仅拓宽了历史视野,更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

访红色革命旧址,砥砺初心使命

作为当年中央苏区粤赣省的政治“心脏”,风景独好园承载着波澜壮阔的革命记忆。在风景独好园内,实践队队员逐一探访中共粤赣省委旧址、毛泽东旧居及粤赣省革命旧址群。

在中共粤赣省委旧址,队员们通过史料与实物展陈,深入了解粤赣省委在革命斗争中领导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发展苏区经济的艰辛历程;在毛泽东旧居,队员们触摸斑驳的墙体,追寻伟人1934年南线调研时留下的足迹,体悟《清平乐·会昌》中“踏遍青山人未老”的革命豪情;在粤赣省革命旧址群,队员们透过防空洞、军区旧址等遗迹,感受红军战士在绝境中百折不挠、誓死保卫苏区的坚定信念。

 

“站在这些旧址前,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实践队队员王浩博感慨道,“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要传承红色基因,将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奋斗的动力。”

此次会昌之行,实践队队员们在文物中触摸千年文明的脉动,在红色旧址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用脚步丈量赣南大地的厚重历史,用镜头记录红色基因的鲜活传承。他们以多元视角重新认识了“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也更加明确了新时代青年在传承文明、赓续红色血脉中的时代责任。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