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刀刘警官
肖日东/文
小刘警官到派出所报到时,是有些不愿意的。学刑事专业的他,想着毕业后能像电影里的刑警,惊心动魄现场追凶。万万没想到,竟然被分到了派出所,成了一名与大爷大妈打交道的片区民警。
更让他猝不及防的是,刚到派出所,接到的第一个任务竟然是帮李大爷找走丢的小狗。李大爷是独居老人,为了排遣寂寞,养了一条叫“小小”的田园犬。那天在小区里,小狗挣脱牵绳走丢了,大爷急得不行。小刘警官接到指令后迅速出警,花了一个多小时,在小区偏僻的游泳池边找到了“小小”。李大爷激动地握住小刘警官的手摇个不停:“警官,谢谢你了,你叫啥名字?”小刘一边抹着汗,一边笑着说:“大爷,我姓刘,文刀刘,小刘警官。”李大爷耳背,没听全,直朝他竖大拇指:“文刀刘警官,你真厉害。”小刘警官想纠正一下,但听说李大爷耳背,又担心说话声音大了让李大爷误会,干脆默认了。从此,小刘警官成了片区里的“文刀刘”警官。
基层派出所,哪有那么多的惊天大案呀,整天就是些鸡毛蒜皮的“案子”。今天王大妈的钥匙丢家里进不了门,明天曹叔家的车位被人占了闹纠纷,他都得去处理,整天忙得脚不沾地。
去年年初,张大婶加了一个微信团购群,一开始群主在群里发红包。时间长了,群主说这红包的费用其实都是他炒股挣来的。看着群主每天进账几百上千的,张大婶心动了,准备到银行转账给群主让其代炒股。文刀刘警官闻讯,及时赶到银行制止,并对张大婶进行了反诈宣传。当意识到差点受骗的张大婶颤抖地握着他的手,连声说着“谢谢”时,文刀刘警官算是体会到了社区民警的分量。
日子在调解纠纷、寻物寻人中悄然过去,文刀刘警官渐渐成了片区的“百事通”。谁家孩子放学晚归,哪个独居老人需要重点照顾,他的工作日志里记满了比案件卷宗更琐碎的烟火。直到去年夏天,所里值班电话响起:“一网上逃犯现身于你辖区,请派出所配合抓捕!”
一听说抓逃犯,文刀刘警官兴奋地跳了起来。抓捕行动特别紧张,在一个死胡同里,熟悉地形的文刀刘和逃犯碰了个面对面。他盯着逃犯,步步紧逼,逃犯见无路可逃,从腰间拔出一把雪亮的匕首,朝他冲了过来。文刀刘身子一闪、脚一踢,一记漂亮的左勾拳,再用胳膊肘一顶,反手将逃犯压在了身下,随着“咔嗒”一声,被铐上的逃犯顿时泄了气。
文刀刘警官的事迹很快在社区传开了。张大婶听说他没有对象,热心地要把在大学当老师的侄女介绍给他;王大妈热情地煮好了饺子,用保温盒装了送到派出所,非要他尝尝。王大妈上小学的孙子还专门画了一张奖状送给他,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送给我心目中的大英雄文刀刘警官。”文刀刘把这张特殊的奖状贴在了自己的工位上,让同事们眼热不已。
“扫楼”是片区民警的日常。文刀刘警官的警民联系卡贴在社区里,不知被哪个调皮蛋在上面画了一朵小红花,胖胖的像孩子的笑脸……文刀刘警官看到也笑了,他觉得,这片社区里的家长里短,还真就是他工作中的“大案要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