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暑期实践团:探寻传统古村落与非遗技艺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 洪文龙)7月4日,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财经政法学院“诰峰引青·茶韵铸红”社会实践团围绕“传统古村落和传统技艺”这一主题,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感受古村魅力、了解传统非遗技艺,在历史肌理与匠人坚守中感受文化传承的生命力。
严台古村寻泉脉:千年茶韵里的“生生不息”
严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古街巷、古民居、古宗祠、古桥梁、古茶号、古油坊等星罗棋布。实践团成员漫步村中,青石板路串联起白墙黛瓦,百年古树与古建筑相映成趣。在报恩泉边,清澈泉水潺潺流淌,讲解员江集祥介绍其得名于“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泉脉不仅滋养了世代村民,更见证了古村的发展历程。通过“行走中的学习”,让古村风光与人文故事相互交融,让实践队员对古村文化的理解化作了亲身体验后的深刻感悟,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特质渗透在古村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段传说中,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传承。

竹编传人守匠心:经纬之间的非遗传承
行走在严台村的青石板路上,邂逅了一位深耕竹艺数十载的长者。这位长者娓娓道来,从选材的讲究到工艺的繁复,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匠人数十年的心血与智慧。在他眼中,竹艺不仅是指尖的艺术,更是人与自然对话的纽带,是古老智慧在现代社会的生动延续。如今,这项珍贵的非遗正站在传承与创新的十字路口,期待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无论是了解它的故事,还是亲手触摸它的温度,都能让这份穿越时光的技艺焕发新的生命力。

大新油坊观古法:木榨声声中的智慧结晶
走进严台村大新油坊,古朴的榨油器具与精湛的传统技艺,尽显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初见那些老手艺时,总被“技艺”本身震撼,实践队员了解到古法榨油需经过清洗、晾晒、炒籽、研磨、蒸籽 、包饼、压榨、沉淀等一系列繁琐而精细的工序,最终幻化成一滴滴清澈透亮、香气四溢的纯正油滴。这不仅仅是食用油,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正是匠人坚守作坊,以代代相传的手艺,支持传统工艺的生生不息。
从报恩泉的“生生不息”到竹编匠人的执着坚守,再到大新油坊的古法传承,实践团成员触摸到了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的温度,同时也触动成员们要扎根技艺,以“创新者”的姿态搭建传统与当代的桥梁,融入时代表达。